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地震灾害疾病中医药防治手册

封面

作者:刘清泉、崔应麟、张晓云、梅建强主编

页数:2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32781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地震灾害期间,作为一部关于中医应对地震灾害的医学专著,为灾区群众提供准确详实的中医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案,帮助灾区群众行之有效地防疫防灾,提高卫生意识,减少灾后疫情暴发。同时对疫区医疗人员提供中医学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工作。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利益。在灾后对书籍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加完整地呈现中医千年来应对灾害的历史成果和未来展望。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至9月11日17时,地震已经造成93人遇难。地震导致11余万人受灾,5万余间房屋损坏,道路、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诱发多处滑坡、崩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为响应总书记关于灾情“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优选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指示,出版社启动卫生应急储备机制,由刘清泉教授牵头,组织北京、四川、云南、河北、河南多地中医学专家团队组成编委会,与出版社共同策划编写完成一部关于地震灾害后常见疾病中医应对策略的著作《地震灾害疾病中医药防治手册》,为灾区人民的健康宣教、中医药工作者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科学理性地做好疾病预防和灾后恢复工作。

作者简介

刘清泉,男,56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急诊分会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多部。主持并参与编著新世纪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中医急诊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急重症学》。 崔应麟,男,1963年10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河南省中医院业务院长,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医疗组组长,河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河南省中医脑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防治SARS专家组成员,河南省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防治禽流感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医脑病及中医急症的临床研究,开展了综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研究,其中,主持完成的“醒脑灌肠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性昏迷的研究”获2000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卒中单元临床应用” 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晓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24年。擅长于应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表论文16篇。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加国家课题3项,部省级课题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的研究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 梅建强,男,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河北省中医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届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分会委员,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河北省中西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河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发表省级、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及学术著作10余部,完成、在研省、厅级科研课题9项,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刘清泉,男,56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急诊分会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多部。主持并参与编著新世纪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中医急诊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急重症学》。 崔应麟,男,1963年10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河南省中医院业务院长,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医疗组组长,河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河南省中医脑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防治SARS专家组成员,河南省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防治禽流感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医脑病及中医急症的临床研究,开展了综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研究,其中,主持完成的“醒脑灌肠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性昏迷的研究”获2000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卒中单元临床应用” 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晓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24年。擅长于应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表论文16篇。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加国家课题3项,部省级课题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的研究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 梅建强,男,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河北省中医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届全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分会委员,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河北省中西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河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发表省级、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及学术著作10余部,完成、在研省、厅级科研课题9项,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

目录

第一部分 地震灾害后的中医急救与疾病预防
第一章 地震灾后创伤急救概述
一、第一目击者创伤救治原则
二、现场环境评估
三、检伤分类及处置
四、避免二次损伤
五、灾区常用中药的采集与主治功效
第二章 包扎止血与固定转运
一、止血包扎
二、固定
三、搬运
第三章 地震灾后疾病的预防
一、躲避余震及被困自救
二、地震灾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
三、地震灾害后血吸虫等生物媒介传染病的预防
四、合理饮食起居,预防胃肠疾病及外感疾病
五、食疗预防地震灾后常见疾病
六、针灸推拿预防地震灾害后疾病
第二部分 地震灾害后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章 地震灾后危重症
第一节 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
一、中医辨治
二、临证备要
第二节 创伤性脑病
一、中医辨治
二、临证备要
第三节 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一、中医辨治
二、临证备要
三、调护
第四节 挤压综合征
一、中医辨治
二、临证备要
第五节 休克
一、气虚证
二、阳气欲脱证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中医辨治
二、临证备要
第五章 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
第一节 骨折
一、骨折概要
二、骨折治疗
三、地震灾后常见骨折处理
第二节 脱位
一、脱位概要
二、脱位治疗
三、地震灾后常见脱位的诊疗
第三节 软组织损伤
一、中医辨治
二、临证备要
第六章 皮肤及软组织创伤类疾病
……

第三部分 地震灾后情志病中医药治疗
第四部分 医籍备查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地震灾害疾病中医药防治手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7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