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贤萍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181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表演性为视角来研究二十世纪美国戏剧的著作,本书在结合戏剧文本与表演性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本书运用表演性理论,对二十世纪美国戏剧展开全面论述,将表演性与族裔问题、性别身份、戏剧符号以及仪式化书写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中的舞台隐喻,旨在呈现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中丰富多样的表演性叙事,使读者感受戏剧文本与表演性之间的诗意碰撞。
作者简介
蒋贤萍,江苏宜兴人,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BU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留学。先后在全国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重新想象过去——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淑女》(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编著《维多利亚小说中的空间想象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译著《演讲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6年),译著(第二译者)《西和乞巧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教育BU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绪论
章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爱尔兰族裔的表演性
节 尤金·奥尼尔及其创作
第二节 爱尔兰族裔的流散叙事:《诗人的气质》
第三节 爱尔兰族裔的历史叙事:《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第四节 爱尔兰族裔的创伤叙事:《月照不幸人》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性别的表演性
节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创作
第二节 南方淑女的怀旧叙事:《玻璃动物园》
第三节 性别化身体的欲望叙事:《欲望号街车》
第四节 两性发展的成长叙事:《夏与烟》
第三章 阿瑟·米勒剧作中戏剧符号的表演性
节 阿瑟·米勒及其创作
第二节 音乐的舞台叙事:《推销员之死》
第三节 灯光的舞台叙事:《桥头眺望》
第四节 道具的舞台叙事:《都是我的儿子》
第四章 桑顿·怀尔德剧作中仪式的表演性
节 桑顿·怀尔德及其创作
第二节 历史仪式的文学叙事:《漫长的圣诞晚餐》
第三节 生活仪式的文学叙事:《去特伦顿和卡姆登的快乐旅程》
第四节 生命仪式的文学叙事:《我们的小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爱尔兰族裔的表演性
节 尤金·奥尼尔及其创作
第二节 爱尔兰族裔的流散叙事:《诗人的气质》
第三节 爱尔兰族裔的历史叙事:《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第四节 爱尔兰族裔的创伤叙事:《月照不幸人》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性别的表演性
节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创作
第二节 南方淑女的怀旧叙事:《玻璃动物园》
第三节 性别化身体的欲望叙事:《欲望号街车》
第四节 两性发展的成长叙事:《夏与烟》
第三章 阿瑟·米勒剧作中戏剧符号的表演性
节 阿瑟·米勒及其创作
第二节 音乐的舞台叙事:《推销员之死》
第三节 灯光的舞台叙事:《桥头眺望》
第四节 道具的舞台叙事:《都是我的儿子》
第四章 桑顿·怀尔德剧作中仪式的表演性
节 桑顿·怀尔德及其创作
第二节 历史仪式的文学叙事:《漫长的圣诞晚餐》
第三节 生活仪式的文学叙事:《去特伦顿和卡姆登的快乐旅程》
第四节 生命仪式的文学叙事:《我们的小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