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华沙
页数:248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64278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东地区和粤西地区主要城市共同的发展机遇。本书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玉林市周边三个城市群发展情况和玉林市主要产业平台、开放平台做了系统分析,并借助2015年到2019 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通过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运用,用数字说话,对研究城市有了比较直观、清晰、准确的理解和认识,找准了研究城市的比较优势、发展空间、存在问题和优化提升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何华沙,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教师、高级经济师,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曾任大型央企中国新兴集团风控信息和法律审计部副总经理、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所属中投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等职务。 熟悉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主持编制《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 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 年)》《防城港市肉桂八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5 年)》等,在产业谋划、产业投资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城市经济研究人员本书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玉林的区位条件、战略地位、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营商环境、企业活力、生态环境、人才体系、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等要素逐一分析,描绘了玉林在十余个研究城市中的发展状况。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玉林市周边城市群发展概况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概况
第二节 桂东地区发展概况
第三节 粤西地区发展概况
第三章 玉林市重大产业平台发展概况
第一节 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第二节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第三节 全国流通领域现代(商贸)物流示范城市
第四节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第四章 玉林市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概况
第一节 “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
第二节 北部湾城市群
第三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第四节 珠江—西江经济带
第五节 重大开放合作平台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群差异化发展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际经验借鉴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
第六章 玉林市相关要素态势分析
第一节 区位条件分析
第二节 战略地位分析
第三节 基础设施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分析
第五节 营商环境分析
第六节 企业活力分析
第七节 生态环境分析
第八节 人才体系分析
第九节 创新体系分析
第十节 金融体系分析
第七章 玉林市与周边主要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玉林等城市竞争力指标分析
第八章 玉林市差异化发展意见建议
第一节 以提升战略意识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差异化发展
附录
参考资料
节选
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概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不断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紧紧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率先开放的先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快速承接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并在短短几十年内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引领了全国的发展, 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随之不断深刻调整。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已经较为发达,在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外延型发展难以为继。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周边国家产业竞争压力加剧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0〕28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意见》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除《意见》外,为抢抓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新机遇,进一步改善各承接地的投资环境,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有序转移的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先后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等政策文件,从投资、土地、财税、金融、环境生态资源保护、科教文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也标志着国家将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纳入发展战略,这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开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已批复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10个,其中中部地区 5 个,西部地区 5 个,涉及 12 个省(自治区、市)。 (二)玉林市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概况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地区第一个示范区。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包括毗邻广东的四个市:梧州、贵港、贺州和玉林,总面积4.79万平方千米,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1494.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949.1亿元,分别占广西的20.15%、29.80% 和22.34%。桂东连接珠三角,毗邻港澳,是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市)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地区,是西南地区沟通粤港澳的重要通道,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前沿地区,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对承接产业转移极具地缘优势。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中,做好“湾企入桂”招商工作是重中之重。为扎实推进“湾企入桂”工作,玉林市积极开展“湾企入桂”政策需求调研和招商项目策划。围绕“湾企入桂”的政策需求,相关部门深入各县(市、区)和园区开展“湾企入桂”重点项目和政策需求调研,收集《玉林市“湾企入桂”在建项目、续建项目推进情况表》《玉林市“湾企入桂”重大项目计划表》《玉林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企业名录》等,为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奠定基础。
玉林市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建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多重优势叠加显著,平台发展空间较大。玉林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主要城市,是广西“东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和区域枢纽。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拉开了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序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广西先后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及相关配套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并做出将贺州、玉林、梧州等市整体打造成广西对接大湾区东部产业融合先行试验区的战略部署,为玉林市打造先行试验区,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实现两湾联动、两湾融合发展带来历史机遇。2021年1月,《“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发展规划(2020—2035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开启了两湾联动、融合发展的新发展阶段。玉林市作为国家多重战略叠加的重点区域, 将通过外溢产业融合、新兴产业融合、产业要素融合、营商环境融合、公共服务融合等“五个融合”,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双向协同发展,推进两湾联动、两湾融合,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产业基础扎实,承接产业融入性较好。玉林的经济发展在广西比较靠前, 产业基础良好,土地资源整合空间较大,人力资源丰富。玉林作为国家级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员城市,拥有广西唯一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是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和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皮革服装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拥有全国第三大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香料市场,获评“中国南方药都”“南国香都”。玉林市在先进装备、陶瓷、服装、中药材(香料)等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且具有显著的外向型发展特征,是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在“两湾”联动和产业承接中,玉柴集团成为广西企业国际化走得最好的企业之一,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建设全面加快;通过创新发展,龙潭产业园也有望成为临海工业新样板和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依托“中国南方药都”和“南国香都”两个平台,大湾区资本、人才等加速投入玉林,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20年,玉林市共签订“湾企入桂”项目80个,占全市“三企入桂”项目的60.6%;项目总投资额408.03亿元,占“三企入桂”项目总投资额的16.7%。当年签约并实现开工的“湾企入桂”项目31个,总投资额180.09亿元, 其中10亿元以上的开工项目6个。 (三)玉林市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存在的问题
玉林利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平台,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政策谋划不够深入。桂东产业承接示范区的四个城市都是广西“东融”的前沿阵地,又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范围之内,玉林更是在叠加区域之中,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政策红利很多。但是,示范区资源补偿、税收分成、投资倾斜等利益机制没有形成与大湾区的政策共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极大影响了对大湾区外溢产业的承接。示范区要进一步站高谋远对利好政策进行深入谋划,获得国家及两省(区)的大力支持,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承接转移效果不显著。在10余年的产业转移中,从承接的效果看,江西和湖南全面领先广西。玉林虽然具有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等区位优势,但除了服装皮革产业呈现出整体性、集群化转移效果外,其他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承接效果并不显著, 承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非常少。
三是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玉林与梧州、贵港、贺州同在桂东承接产业示范区,几个城市之间竞争多于合作,同质化竞争问题十分严重,玉林市立足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发展的路径设计明显存在不足。
四是保障发展能力不足。政府“放管服”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打造与大湾区无差别营商环境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虽然“十三五”实现了“建高铁、修机场、造码头”的重大突破,但联通大湾区的多条高速公路仍在建设, “南-玉-深”高铁刚开工建设;土地、能耗等资源约束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重大项目承接中需要解决的难题较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严重短缺,配套能力不足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缺乏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