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小婉,朱桂龙 著
页数:22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18515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产学研合作动机、合作行为对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学术绩效影响研究
内容简介
大学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促使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大学作为供给方,为需求方的企业提供互补性创新资源,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应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自主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我国大学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工科领域,对应用研究的过多追求导致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向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层面下移。由于这种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是以企业为导向,这使得其反向地对大学目标和学者的学术绩效达成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学术界过去对这一研究的关注点大量聚焦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绩效或合作绩效的影响上,对于产学研合作影响大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个体层面上学者的学术绩效的影响路径缺乏探讨,更缺乏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书将研究点落脚在微观个体层次,以高校科研团队的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围绕为什么参与产学研合作、怎么做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学术绩效结果如何的逻辑,搭建了“合作动机是起点,资源投入是中介,伙伴匹配是调节,学术绩效是目标”的概念理论框架,明确回答“高校科研团队的学者是如何基于异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动机去选择不同的合作行为,进而最终实现学术绩效最大化。
作者简介
朱桂龙,1964年11月生,安徽合肥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技术产业促进会副理事长。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92年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硕士毕业,2003年获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至2017年7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系统工程、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创新系统与管理,在学科管理与学科政策,跨学科研究组织与管理、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政策、企业创新体系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网络、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迄今已在创新管理领域的 外 期刊Technovation、《管理世界》《新华文摘》、《科学学研究》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并主持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其他 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研究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一等奖、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奖项5次。先后获得“南粤 教育工作者”、“珠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学者”等,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 社会科学家。
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动机—行为—绩效”框架研究
第二节 高校科研团队相关研究
第三节 高校个体层次下的产学研合作
第四节 合作动机相关研究
第五节 合作行为相关研究
第六节 学术绩效相关研究
第三章 基于行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节 案例选择和数据收集
第二节 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实践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动机
第四节 产学研合作行为
第五节 学者学术绩效
第六节 跨案例分析及命题提出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动机对学者的学术绩效影响研究
节 理论基础:自我决定理论
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动机与学者的学术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动机量表
第四节 学术绩效量表
第五节 控制变量量表
第五章 产学研合作行为对学者的学术绩效影响研究
节 理论基础:社会网络理论和人—组织匹配理论
第二节 产学研资源投入行为与学者的学术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产学研伙伴匹配行为与学者的学术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四节 产学研资源投入行为量表
第五节 产学研伙伴匹配行为量表
第六章 产学研合作动机、合作行为对学者学术绩效的实证研究
节 理论基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第二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问卷设计和小样本测试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节 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六节 回归分析
第七节 结果分析
第七章 产学研合作动机、合作行为对学者学术绩效的组态研究
节 理论基础:驱动路径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方法选择
第四节 变量校准
第五节 必要条件分析
第六节 组态分析
第七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八章 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