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侯建新 主编 赵文洪 赵秀荣
页数:37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156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自由观念历史悠久,并非欧洲独有。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它的不同内涵和社会实践。《欧洲文明进程?自由观念卷》主要考察中世纪欧洲和近代西方的自由观念及其在欧洲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就自由观念的内容而言,本卷除了以一定篇幅介绍学者从哲学、伦理学角度对自由观念的阐释外,着重探讨欧洲政治自由观念和经济自由观念及其实践,力图把自由观念同社会环境以及自由观念的实践结合起来,把观念史同经济史、政治史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展示自由观念的演进。另外,它还介绍了关于自由的局限性的观念,以及反对自由的观念。既肯定了自由观念的历史进步作用,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社会变革中的进步作用,又明确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以期全面了解欧洲自由观念,深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认识。
作者简介
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荣誉会长。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等海外高校从事研究,任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英国经济社会史、欧洲文明、中两现代化进程比较等。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赵文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历史。著有《私人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研究》、《英国公地制度研究》《所有制形式的演进与社会变革》(合著)、《古代西方关于人的观念》(合著)等。 赵秀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内瓦大学外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英国医疗社会史。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和《世界历史》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近代早期英国社会史研究》《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近现代西方相关思想研究》和《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等。曾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访学,并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工作四年。
本书特色
对欧洲文明进程中自由观念的系统考察贯穿古今,展示欧洲自由观念的内涵与实践欧洲文明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和推动,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方向和进程。在欧洲文明发展历程中,自由观念占据重要地位。《欧洲文明进程·自由观念卷》即是对中世纪以来欧洲自由观念的系统考察,介绍了自由观念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丰富内涵,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围绕这一观念所展开的诸多社会实践,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观念在欧洲历史演进中的作用,特别指出关于自由的局限性和反对自由的观念,力图帮助读者深化对欧洲政治思想史的认识。
目录
第一编 中世纪的自由观念
第一章 中世纪“自由”的含义与自由观念的源头
一、“自由”的含义
二、古代希腊和希腊化时代的自由观念
三、罗马法对中世纪欧洲自由观念的影响
四、自然法与自由观念
第二章 经济自由观念的发展
一、对经济自由的限制
二、经济自由的发展
三、经济自由观念的发展
第三章 政治自由观念的发展
一、威胁臣民自由的王权至上观念
二、限制、约束王权,反抗王权专制的理由
三、限制王权的手段:法律
四、来自教会的限制、制约王权的观念
五、反抗暴君的理论
第二编 近现代的自由观念及其实践
第四章 近现代欧洲关于自由的一般看法
一、关于自由的一般论述
二、自由的来源与价值
三、作为政治权利的自由
第五章 关于自由的政治保障——民主制度的观念
一、民主是自由的最佳保障
二、民主制度所具有的权力制衡是保障自由所必需的权力结构
三、对民主与自由关系的反思
第六章 关于自由的经济保障——市场经济的观念
一、关于国家权力界限的观念
二、关于经济自由的观念
第三编 约束与反对自由的观念及其实践
第七章 约束自由的观念
一、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弊端
二、关于国家对经济自由干预的观念
第八章 反自由的思想
一、专制主义思想
二、主权至上思想
参考文献
索引
节选
《欧洲文明进程·自由观念卷》: 改进民主 托克维尔讲到民主政府的弊端,他说:“搞阴谋和腐化是民选政府的自然弊端。当国家首脑可以连选连任时,这种弊端将会无限扩大,并危及国家本身的生存。一个普通候选人如想依靠阴谋达到目的,他的诡计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施展。而国家首脑出现于候选人名单,他却可借助政府的力量去达到个人的目的。”当今西方民主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大选成为烧钱的活动,特别是在美国,竞选费用逐渐增加,并且耗费了候选人大量精力,特别是在任总统的中期选举过程;第二,民主在西方最大的危害就是效率低下,各个机构之间互相牵制,造成拖沓的作风,很多事情要经过反复的辩论,虽然保证了政策出台的科学性,但同时也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病,特别在福利好的国家更是助长了国家公务员懒惰、拖拉的作风;第三,连篇累牍的选举报道或投票,造成公民对政治的冷漠。 其实,民主制度从一开始就暴露出弊端。当苏格拉底被雅典的公民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处死之后,西方思想家一直在寻求完善民主的方法,但他们从来没有提出要用另外一种形式取代民主。如果说启蒙思想家坚定了民主思想的基础的话,那么,现代西方理论家们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了民主的理论。在公认民主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两百多年前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下,他们更加注重民主的具体操作,注重民主的细节,以实现国家对个人这一目的的更加切实的服务。可以说,现代西方人提出的民主理论形形色色,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挑选一些略做介绍。 英国社会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柯尔(George D.H.Cole,1889-1959年)认为代议民主制有种种弊端,因此他设想出一种据他认为能够最好地实现人是目的的国家宗旨的民主形式,即“职能民主制”。他说:“给每一种职能寻求一种团体和代表的方法,给每一种团体和代表团体寻求一种职能。换句话说,真正的民主政治不应当在单独的无所不能的议会中寻求,而应当在各种有调节的职能的代表团体这种制度中去寻找。”这种以职能的团体和代表为基础的“职能民主政治”,提供了摆脱现今代议民主政治种种困难的方法。 首先,社会中有大量的职能团体,每个团体都代表一定人群的利益,同时个人可以参加许多不同的团体,这样人们可以在每一类选举中选举不同的人代表自己的意愿。由此解决议员(代表)无法代表选民意愿的问题。 其次,代议民主存在对其议员(代表)无法有效监督的问题,柯尔说:“对代表实行民主的控制,首要的困难是选举人投过票以后他们就不再作为一个团体而存在了,一直到需要举行新的选举时,他们才又作为一个团体而出现。任何的人或团体都不留下来给被选人以经常的指导和批评。”职能民主制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代表经常参加他们那个团体的管理,与其他成员交流密切,一直可以代表民意。在柯尔看来,“民主政治的含义是积极的公民权而不仅是消极的公民权,是每一个人不仅有作国家的,而且有作与他的人格或环境有关系的团体的积极公民的机会。” 最后,在民主制下,一人享有一票的权利。柯尔认为这样的选举权不仅能使优秀的人或对政治关心的人发挥应该有的作用,而且在职能民主制中,一个人可以按自己的职能兴趣投票,这样可以避免民主政治中公民的冷漠。 尽管这种民主理论有着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在现实中很难操作——这也是它至今未被西方人完全接受的原因,但是,它的确指出了代议制存在的一些缺陷,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