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凉山彝家的巨变

封面

作者:林耀华

页数:30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231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有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曾于199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编是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初对凉山彝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的成果《凉山彝家》,曾于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编至第四编分别是“凉山彝族今昔”“三上凉山”“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均是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作者多次再访凉山后根据新情况所写,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彝族地区发生的种种喜人变化。本书将林耀华先生有关凉山彝族研究的成果编排在一起,展现了林耀华先生从事民族研究的长期持续性、严谨性,是中国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林耀华(1910—2000),福建古田人,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凉山彝家》《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学师生、相关研究人《凉山彝家的巨变》一书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林耀华在1944年出版的《凉山夷家》一书,第二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林耀华多次对凉山彝族的考察研究。林耀华在书中写道“民族学家认为,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进行历时的追踪调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文化加速度现象,使得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民族和地区进行追踪调査就更有意义。”《凉山彝家的巨变》是林耀华历经五十年,多次对凉山彝族的追踪考察研究合成书。

目录

总序
第一编 凉山彝家

第一章 区域
第二章 氏族
第三章 亲属
第四章 家族
第五章 婚姻
第六章 经济
第七章 阶级
第八章 冤家
第九章 巫术
附录一 罗罗亲属名词
附录二 川边考察记行

第二编 凉山彝族今昔

第三编 三上凉山
——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展望

第四编 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
第一章 自治政权的建立和完善
第二章 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等级观念的残存
第五章 家支活动的兴衰
附录1 鸟居龙藏有关《凉山彝家》的书评
附录2 大卫·麦倍里-路易斯对《凉山彝族今昔》一文的评价
附录3 林耀华有关凉山彝族主要书籍和论文目录

节选

  《凉山彝家的巨变(百年中国社会学丛书)》:  小凉山中的麻柳湾,也是里区支村落。彝目里区别土原为著名叛彝,晚年改变作风,安分投诚,霸居麻柳湾。别土有一儿子,很是聪明伶俐,有一次在山王庙前与别土族侄名打一者戏弄手枪,打一误毙别土的儿子。按彝家惯例,族人仇杀,以偿命论。于是别土杀牛宴请族人,公议打一必须偿命。打一两次服药自杀未果。后来别土忽然逝世,没有人迫促打一偿命,他因此得以生存。今年7月间,雷波驻军有一部到麻柳湾附近砍拾木柴,彝人以为军队来此搜索鸦片,因麻村为彝汉鸦片买卖要口之一,遂引起误会。里区族人由打一召集,携械防御,两方就冲突起来。是后麻柳湾彝人和军队结怨,几次冲突,都是由里区打一领导。其他族内事务与彝汉交涉事宜,也都是经打一办理,打一就一跃而为麻柳湾里区支的首领。可见彝人领袖的地位,全是由个人能力争取,特别这人能够召集族人作战斗工作,经过几次发号施令,他就成为大家公认的保头了。  同一族支之间,虽是村落远隔,但彼此视为同宗亲属,往来系善意的、友好的。同一氏族没有打冤家的事情,因打冤家系不同氏族间的争斗。作者视察麻柳湾之时,里区打一正与雷城驻军及汉人交恶仇视,所以有人劝作者不可造次,但保头里区打吉力言无妨,打吉是打一同支族叔,两人又都是有名望的黑彝首领,彼此必可顾全面子。果然我们来到山王庙的时候,3个守关白彝,就向关外通达消息,顷刻之间打一率领白彝娃子10余人浩浩荡荡地前来迎接我们。带了两只公鸡献为酒礼,并托翻译说了许多谦逊的话。作者奇怪的是雷城汉人所谓凶恶暴戾的打,何以在我们面前表示如此的驯良。可见人性到处相同,不论彝汉责人狠恶抑赞人善良,乃视其人为本人的仇敌抑为本人的朋友。  氏族村落的领袖,虽系由于个人能力得来,但族人百姓拥戴与否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村落中黑彝占极少数,白彝娃子占大多数。黑白彝的关系,将于阶级一章详细叙述。这里我们简单地说明黑彝是统治阶级,白彝是被统治阶级,生来阶级分明,不可紊乱。在罗罗社会之中,一个黑彝不但视其族间白彝为娃子,即对族外白彝,也待之如奴隶。反之,一个白彝除了奉他自己的黑彝家主之外,也必须伺事任何黑彝为主子。一村之中白彝家户多于黑彝,白彝故应认任何黑彝为主子,但对于拥戴黑彝中谁为首领,却也有相当的力量,因白彝人多,他们的意见即是公意。雷西15里乌角哨上一带系熟彝胡家氏族散居的村落。胡兴民年青之时,他的叔祖母乌抛氏,因叔祖无后,就把她的姊姊之子阿着铁木抱在家里教养长大。叔祖逝世,乌抛氏意以铁木为继承人,治理胡氏村落及一切财产事务。铁木颇精明能干,但因乖于彝俗,治下白彝不服,群起拥兴民为首,驱逐铁木出村,胡兴民曾于雷波郭纯之先生办团练时,入团受训,汉化程度很深,对于汉人感情亦良好,特别关于开辟雷波、黄螂间的交通,兴民的贡献甚多。胡氏用种种手腕,联络恩札支彝人,以张声势,更因汉化之故,用双祧名义,原妻里区氏之外,又娶吴奇氏为次妻,以继叔祖之后。因是吴奇氏娶来与叔祖母乌抛氏同住。兴民联络各支彝人,声望日高,两妻党背景浓厚,更增长他的势力,彝汉之间又多事联系,所以他是很成功的彝家首领。雷地汉人提及胡兴民,莫不起敬佩之心。  乌角地近汉城,曾经汉人开辟,住民又系熟彝,且有汉人杂居其间,在社会组织方面,难免受汉化影响,与其他生彝之区稍有不同。同时地当彝汉往来之冲,又系大凉山出入要口,若非精明能干的首领扼守该处,甚难驾驭各方的冲突。胡兴民于五六年前逝世,遗下两妻儿女,里区氏有二幼女,吴奇氏一子尚在怀抱中。家无雄主,变乱遂产生。兴民有族叔胡长保者,意图娶里区氏,以继兴民之业,按彝例夫死妻可转嫁夫之兄弟或夫之叔侄等。里区氏不愿转嫁,暗使其娘家兄弟将长保击毙。长保家丁单弱,惟舅家表兄吴奇孤保申言代其报仇,率领族众来乌角打冤家,曾有数度往返袭击,两方均有死伤。后来经中人说合,渐渐平息下去。彝人冤家械斗最为普遍之事,有累代仇杀不可冰解者。惟长保一案,关系不在两族之间,故冤家终至打不成。兴民与长保为同族叔侄,族间冲突,向以族内惯例解决,不可以冤家对待。同时兴民次妻吴奇氏与吴奇孤保又系同族。吴奇氏及其娘家,如助其夫对敌孤保,又不免发生吴奇族间之冤家争斗。这种不是同一族支一致对外的仇视,往往实力分化,关系复杂,实难引起长久的冤家械斗。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凉山彝家的巨变》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7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