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古斯塔夫·冯·施穆勒
页数:184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473215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杰出德国经济学家、新历史学派创始人古斯塔夫·冯·施穆勒的传世名著。该书认为历史上政治经济大发展的时代,都是经济组织与政治秩序相得益彰的时代。西方历史上先后经历了乡村、市镇、属地和民族国家四个组织,对应地出现乡村经济、市镇经济、属地经济和国民经济四种形式。民族国家形成之后,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封闭的属地经济,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和贸易发展,建成国内统一市场和财经体制。重商主义的历史意义就是在从割裂的属地经济向统一的国民经济转变进程中的过渡性政治经济体系,以国家政策统领各自为政的城邦和地方政策。因此,施穆勒论述中的重商主义,不是货币理论或者贸易差额论,不是保护政策或者航海条例,而是倾一国之力服务全社会利益。显然,这是一种服务于后发国家崛起的经济学思想。本书为全新译注本,从德文原著翻译并增加注释和解读。
作者简介
作者
古斯塔夫·冯·施穆勒(Gustav von Schmoller),德国经济学新历史学派的领军人物。熊彼特提出了“施穆勒纲领”的概念,认为施穆勒提出了一种融合制度、文化与经济的演化理论构想。施穆勒的理论为现代福利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施穆勒在重商主义研究领域开辟了与亚当·斯密不同的传统,影响深远。施穆勒的工作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具有贡献,他的美国博士盖伊创立了哈佛商学院。
。
译注者作者
古斯塔夫·冯·施穆勒(Gustav von Schmoller),德国经济学新历史学派的领军人物。熊彼特提出了“施穆勒纲领”的概念,认为施穆勒提出了一种融合制度、文化与经济的演化理论构想。施穆勒的理论为现代福利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施穆勒在重商主义研究领域开辟了与亚当·斯密不同的传统,影响深远。施穆勒的工作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具有贡献,他的美国博士盖伊创立了哈佛商学院。
。
译注者
严鹏,湖北武汉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工业文化研究》主编、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专著《战争与工业》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高校率先开设工业文化课程,并出版工业文化研究专著多部,部分专著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长期从事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研究,参与相关政策制定,担任中央电视台工业题材纪录片顾问。
相关资料
以斯密为代表的英国人依靠重商主义实现富强后,却告诉落后国家重商主义没有用。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这种(保护)制度直接使国民蒙受牺牲。不过这种牺牲是在交换价值上带来的。在生产上,我们可以靠这种制度获得各种生产力。在纯粹的农业国家,它的人口和资本的数量,还有它的劳动和资本的能力,都不及工业国充裕,甚至它的各种自然力也都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上述这种初期的牺牲也可以说好像植物的种子一样。
——威廉·罗雪尔
施穆勒著作中有价值的主题包括:经济 (特别是财政)政策与行政管理,社会的阶级结构,中古及其后的工业组织形式 (特别是手工业行会与商人协会的组织形式),城市的发展、作用及结构,各工业部门、银行信用与公营企业及私营企业的演变 (对公营企业及私营企业的演变的研究是施穆勒著述中精彩的一个方面)。
——约瑟夫·熊彼特
只要肯花一点点时间研究《大纲》,每一个人都会清楚,那些以此批评施穆勒的人根本没有读过他的作品。顺便一提,前面所说的美国教科书作者们毫不忌讳这一点。他们明确地援引另外一本有关的教科书,而不是任何一段原文。
——当代德国经济学家 巴克豪斯
我从施穆勒著述中得到的激励和促进比从任何其他人那里得到的都多。
——英国经济学历史学派的代表性学者 威廉·阿什利
这一册短小精悍的书,它的优点,究在什么地方呢?应由两方面去考察:从历史学眼光看来,它给研究中古史,和近世资本主义发展史——尤其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形成——的人,以提纲挈领的帮助,同时又潜伏无数珍贵的暗示;从经济学的眼光看来,它用历史的事实,描写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发展和没落,连带地又把自由贸易和保护政策的得失,给予公平的估断。
——民国时期学人、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郑学稼
施穆勒的贡献在于指出普通经济定律Economic Laws之缺憾,并指示我人以使用经济原理之方法。
——民国时期著名经济思想家、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 唐庆增
本书特色
1.重商主义研究经典著作,全球热度百余年,简体中文版首次推出。
2.热点主题:近代英、法、德、荷……的经济政策大相径庭吗?为什么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英国人依靠重商主义实现富强后,却告诉落后国家,重商主义没有用?
3.学术经典:本书是德国经济学新历史学派当代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揭示了西方大国崛起的经济学机理,列强秘而不宣又紧握不放的政策支柱。
4.权威作者:本书作者是德国经济学新历史学派领军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哈佛商学院的创办人埃德温·盖伊正是施穆勒的博士生。
5.优良版本:全新译注本,含专业导读、附录和大量注释,便于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在今日世界的价值。
6.匠心印制:精装双封,典雅设计,常规尺寸,适于阅读和收藏。
目录
一、经济演化的阶段
二、乡村
三、市镇
四、领地邦国
五、民族国家
六、重商主义
七、民族共同体
八、结论
英译本附录一:18世纪普鲁士的丝绸工业
英译本附录二:霍亨索伦家族世系与在位年份
附录:施穆勒与德国工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