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华传世藏书--古文观止 全四卷

封面

作者:[清] 吴楚材/吴调侯

页数:4册

出版社: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10697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问世于清初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吴调侯选辑评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学习古文的经典启蒙读物。

  书中编选了自周代至明代历代文章凡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数量比较适中,篇幅也以短篇为主,所选文章不拘一格,既有历代很多名著、名家,也有”无名之辈”,文章均为古文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长盛不衰!古文是我国古代人们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工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包涵了古人对宇宙万象、社会百态、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体验,是我们今天可资开采和提取的丰厚的精神宝藏。它包括散文、骈文、韵文三种语言体裁,三者既可单独为文,也可交错成篇;根据社会生活的广泛需要,因事立体,又滋生出多种文体,极为丰富

目录

《古文观止-1》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

《古文观止-2》

《古文观止-3》

《古文观止-4》

前言

  本文虽仅有二百来字,结构却很完整。它以寺人披求见的原因、经过、结果贯穿始终,情节似不复杂,然而通过对话却展示出相当丰富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矛盾,新君与旧臣的矛盾,生与死的命运转折,报仇与宽容的内心争斗,个性的张扬与品格的道德评价,等等,都表现得十分鲜明而深刻。

  寺人披这个人物刻画得相当成功。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当主子就忠于谁。人品固不足道,然而他的胆识、口才,却令人不得不佩服。他比谁都更清楚晋文公对他的仇恨,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他却敢于去求见,在遭拒见并被责备之后,他不恐惧,不认罪,不求饶,反而以讥诮、教训的口吻回答对他的责问:“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有几个内侍小臣敢于如此冒犯君威?他对自己两次追捕、行刺晋文公的“罪行”的辩解更是振振有词,句句成理。一辩“虽有君命,何其速也”,答以“君命无=,古之制也”印对“君命”就要不折不扣竭尽全力地去执行,难道不对吗?、奉命行事,何罪之有?二辩“夫祛犹在,女其行乎”,答以齐桓公不记“射钩”之仇,任用管仲为相。你晋文公要是与齐桓公的做法相反,要走的岂止寺人披一人?暗示晋国旧臣害怕惩处,人心不稳,潜藏动乱危机。“又将及难”,隐含机密,老练机敏的晋文公能闻不出火药味吗?于是接见。寺人披马上告密,出卖吕、郁,又当上了晋文公的忠臣,成为代代君王的大红人。文章用烘托渲染的手法,以寺人披的放肆无礼,不低头认罪,反衬晋文公的胸怀大度,不计前嫌。他潜会秦伯假秦伯之手除掉吕、卻,又表现了这位未来诸侯霸主老辣阴狠的一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华传世藏书--古文观止 全四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