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志潜
页数:471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79205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作者在河北定县创立农村卫生实验区的思想和工作,回顾了他后来在四川对农村医学的研究、实践和思考。
作者简介
陈志潜(1903年9月10日-2000年9月27日),出生于四川华阳,祖籍江苏武进,公共卫生学家。他提倡公医制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先后参与陶知行和晏阳初分别在南京郊区和河北省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农村卫生实验区建设。在定县创立了他构想多年的农村三级保健网,开展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抗日战争期间,他除组织领导战伤救护外,在四川省建立市县公共卫生机构80余处,并创办了重庆大学医学院。他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社区保健和公共卫生教育作出了 的贡献。
目录
序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解放前的中国
第1章 两种医学的相遇
末代王朝到1911年
传统医学及其演变和巩固
基督教传教士与现代医学的传入
做出毕生的决定
第2章 理念和理想:医学生和社会变革
解放前的中国:1912年至1928年
从成都到北京:一个学生的旅程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家医学复兴的推动作用
兰安生:关注现实
学生和国家的觉醒
第3章 农村卫生发展的先驱
解放前的中国:1928年至1937年
卫生政策和管理的形成
迈向农村卫生组织的步伐
社区医学的定县模式
国外农村卫生规划观察
第4章 战时的医学与卫生
解放前的中国:1937年至1949年
四川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教育
第二部分 解放后的中国
第5章 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解放后的中国:1949年至1976年
1958年之前卫生事业的发展
“大跃进”和建立农村卫生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从公社到村的扩展
卫生政策及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视角
新社会的医学科学家
第6章 卫生事业发展迈入新纪元
解放后中国:1976年至1987年
卫生政策与行政管理动向
卫生服务组织架构
什邡县卫生服务(案例研究)
从“对外开放”中看西方医学教育
第三部分 交流见识
第7章 关于卫生工作经验的几点反思
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及其卫生保健系统
农村卫生发展进程:来自中国的经验
思考未来的问题
结语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解放前的中国
第1章 两种医学的相遇
末代王朝到1911年
传统医学及其演变和巩固
基督教传教士与现代医学的传入
做出毕生的决定
第2章 理念和理想:医学生和社会变革
解放前的中国:1912年至1928年
从成都到北京:一个学生的旅程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家医学复兴的推动作用
兰安生:关注现实
学生和国家的觉醒
第3章 农村卫生发展的先驱
解放前的中国:1928年至1937年
卫生政策和管理的形成
迈向农村卫生组织的步伐
社区医学的定县模式
国外农村卫生规划观察
第4章 战时的医学与卫生
解放前的中国:1937年至1949年
四川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教育
第二部分 解放后的中国
第5章 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解放后的中国:1949年至1976年
1958年之前卫生事业的发展
“大跃进”和建立农村卫生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从公社到村的扩展
卫生政策及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视角
新社会的医学科学家
第6章 卫生事业发展迈入新纪元
解放后中国:1976年至1987年
卫生政策与行政管理动向
卫生服务组织架构
什邡县卫生服务(案例研究)
从“对外开放”中看西方医学教育
第三部分 交流见识
第7章 关于卫生工作经验的几点反思
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及其卫生保健系统
农村卫生发展进程:来自中国的经验
思考未来的问题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