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恨水
出版日期:2019
ISBN:24017840004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张恨水作品系列: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影响很大的一部作品,融言情、武侠、社会为一体。
旅居北京的杭州平民少爷樊家树爱上了天桥唱大鼓书的姑娘沈凤喜,并资助她读书,而摩登女郎何丽娜及江湖侠女关秀姑,则先后爱上了樊家树。在樊家树回乡探亲期间,沈凤喜因贪慕奢华生活,嫁给了军阀刘将军,后被刘将军摧残致疯。樊家树徘徊在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子之间,进退维谷,啼笑两难。
小说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巧妙的构思,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社会侧面,提出了张恨水小说里中国的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心理相互冲突的主题。
这部作品的平民观念和社会批判立场,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反复的心理叙述,胀破了旧章回体小说的容量,最越了此前趣味性压倒思想性的通俗小说,从而成为民国现代通俗小说最代表作。
张恨水作品系列:金粉世家(套装全2册)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走出鸳鸯蝴蝶派章回小说的起始之作,也是他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
小说以京城国务总理金家七少爷金燕西和出身寒门的女子冷清秋的婚姻悲剧为主线,着眼于巨宦豪门腐朽过程的描绘,既不是单纯的暴露,也不沉醉于富丽生活的渲染,而与一般通俗作品不同,在故事中尽力开掘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充溢着一种道德理想,以及这种道德理想受到现实无情摧残后引发的伤痛感慨。书中人物描写的细致、倒叙的开头、百万字小说的结尾呈半开放式的状态,这些都超出了一般章回小说的格局,而与新文学作品打通。
作为表现大家族的小说,《金粉世家》不仅常被论者拿来与《红楼梦》相比,还平行地与巴金的《家》作比较。
张恨水作品系列:纸醉金迷
从抗战后期开始,张恨水便把创作重点由言情转到了社会批判,笔调越发沉重和尖锐。 《纸醉金迷》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45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这里聚集着一批醉生梦死者。人人都想一夜暴富,小商人、银行家、交际花、公务员、老妈子,甚至苦力工人,无一不被卷入通货膨胀造成的“黄金风潮”中。全民投机的背景下,人性扭曲,感情、肉体成为投机和赌博的砝码。田佩芝,一个心高貌美的女学生,被恋人坑蒙拐骗后陷入花花世界,最终受不住诱惑而沉沦。《纸醉金迷》以她的堕落史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于人心世态的大故事,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夕,整个后方社会沉湎于声色、发国难财的疯狂现实。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春明外史》为出名。
他立足章回体而不断扩宽其功能,让章回体能容纳不同时代的题材内容,将章回体调适为一种富于弹性的新旧皆宜的文体,不仅仅用来写鸳鸯蝴蝶式的故事,从而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成为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其小说雅俗共赏,老舍称其是“国内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相关资料
张恨水是国内最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老舍
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茅盾
《啼笑因缘》的爱情三模式,二十世纪我国产生了很多名家名作,但是轰动的一部作品,它不是鲁迅的《阿Q正传》,不是茅盾的《子夜》,不是曹禺的《雷雨》,不是郭沫若的《女神蔡文姬》,而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
——孔庆东(北大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是一号人物。一是他的名气大。二是他的作品多。他一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120多部,比巴尔扎克还多,总字数约2000万。三是他的水平高。他的读者中有最、周恩来、张学良这类大政治家,有章士钊、陈寅恪、夏济安这类大学者,有茅盾、老舍、张爱玲这类大作家。他用长篇巨制描绘了生动开阔而又气象万千的人生画卷,把中国通俗小说推上了时代的高峰,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有人拿他比大仲马,有人拿他比狄更斯,老舍更称他是“国内最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无疑,他是20世纪通俗文学的经典巨匠,这不仅是张恨水本人的荣耀,也是中国通俗小说艺术魅力实至名归的必然。
目录
《金粉世家(下)》
《纸醉金迷》
《啼笑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