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冠臣
页数:327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94705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视点透视聚焦德国观念论对康德的“完成”以及海德格尔与德国观念论之间的对话与争辩。随着知性反思被智性直观和理性思辨所取代、绝对理性对理性边界的突破,德国观念论者对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背离”。在海德格尔看来,德国观念论围绕着“物自身”与康德的斗争,本质上是用“绝对认识”消除此在的有限性问题。海德格尔站在此在的实际性的生存的立场上,与康德的自我、德国观念论的绝对主体进行对话与争辩,将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问题格局中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展开为存在者之存在问题,关联着对人之此在的存在意义的追问。无限性与有限性、确定性与可能性(时间性)、一般主体与在世存在之间的争执既组建了德国观念论的终结,也组建着海德格尔实存哲学的兴起。
作者简介
孙冠臣,男,1970年12月生,哲学博士,甘肃省“飞天学者”哲学特聘教授,现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哲学。目前已出版专著2部,其中《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一项;曾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4次。
本书特色
本书以视点透视聚焦观念论对康德的“完成”以及海德格尔与观念论之间的对话与争辩。随着知性反思被智性直观和理性思辨所取代、理性对理性边界的突破,观念论者对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背离”。在海德格尔看来,观念论围绕着“物自身”与康德的斗争,本质上是用“认识”消除此在的有限性问题。海德格尔站在此在的实际性的生存的立场上,与康德的自我、观念论的主行对话与争辩,将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问题格局中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展开为存在者之存在问题,关联着对人之此在的存在意义的追问。无限性与有限性、确定性与可能性(时间性)、一般主体与在世存在之间的争执既组建了观念论的终结,也组建着海德格尔实存哲学的兴起。
目录
节康德的完成者们
第二节哲学方
上篇观念论对康德的“完成”
章康德先验自我的源始综合统一
节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之路
第二节康德的先验自我
第三节现象与本体的区分
第二章费希特的自我
节从本体到主体
第二节知识学的原理
第三节费希特的承认概念
第三章谢林的“”
节从主体到
第二节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
第三节人类自由的本质
第四章黑格尔“存在与思想的统一”
节从理性到精神
第二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