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丽菊著
页数:234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32012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复盘这个思想作为整个实践的方法论,对作者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全场景、全方位、全视角的重新的审视和再反思。柔软而有力量的教育背后蕴含丰厚的教育哲学,喻指让学生柔软的心灵充满生长的力量。
作者简介
任丽菊,1996年参加工作,经历学校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德育、教学、办公室等多项工作经历,2009年起任副校长,在四所高中、一所民办初中担任过校长、副校长职务;2018年作为引进人才到上海松江工作,获得市园丁奖等多项奖励。
承担国家级、省市级多项科研课题,担任副主编书籍1本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程》担任编委书籍2本《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 《溪流淙淙》发表文章《“校园文化艺术化”助推学生幸福成长》《水润之处花开香远》《谈学校德育工作的点滴思考》《Keggin结构钼钨硅系列的杂多配合物热稳定性研究》等。
其中正在进行的《全场景教学的常态运行研究》是上海市2021年科研课题,其研究成果之一《基于“全场景”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发表在《江苏教育》2021年第88期。
本书特色
研究“全场景教学”的常态化运行,做柔软而有力量的教育
本书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全场景教学”的常态化运行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作者以“柔软而有力量”为教育哲学,致力于创作一本连接理论和实践场域的桥梁书,希望教育者沉下心来,通过不断复盘,培育有力量的学生,造就有力量的教师,建设有力量的学校。
目录
前 言 学校发展的“幂次法则”/1
第一章 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1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一个人,一生教育,改变一间教室;一个班,一群孩子,改良一个社会。教育需要的不只是一时的激情,而是一生一世的追求;教育成就的不只是一个个孩子,更是一个时代的辉煌!教育是播种的过程,是蓄势的过程,是生长的过程。播种希望,点燃梦想,蓄力未来。让我们做有生长力的教育,办有生长力的学校。
1.学校的良性运转/3
2.文化,柔软而有力量/16
3.供给侧与学校治理/20
4.追求绩效,在贡献上下功夫/23
5.赋能领导力/28
6.回到原点/33
第二章 做柔软而有力量的人/37
……
第三章 设计有力量的学习经历/77
……
第四章 每一堂课都是生命能量的交换/105
……
第五章 每一次对话都是为未来助力/163
……
第六章 延展学校教育的边界/205
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需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学校应以何种文化育人、如何育人等问题。三者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课程实施,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社会实践等提供多元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家庭、社区甚至会超越支持者和志愿者等角色,晋升为学校发展的联合决策者,这种更深入、互动性更强的“家庭学校社区”关系,不断延展着学校教育的边界,并促使学校更好地服务和反哺于社会。
1.家校耦合共同体/207
2.虽为微末 从容始终/214
3.校际交融创生/219
4.社会力量共同演化/224
5.社会是大课堂/227
后 记/231
跋/233
第一章 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1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一个人,一生教育,改变一间教室;一个班,一群孩子,改良一个社会。教育需要的不只是一时的激情,而是一生一世的追求;教育成就的不只是一个个孩子,更是一个时代的辉煌!教育是播种的过程,是蓄势的过程,是生长的过程。播种希望,点燃梦想,蓄力未来。让我们做有生长力的教育,办有生长力的学校。
1.学校的良性运转/3
2.文化,柔软而有力量/16
3.供给侧与学校治理/20
4.追求绩效,在贡献上下功夫/23
5.赋能领导力/28
6.回到原点/33
第二章 做柔软而有力量的人/37
……
第三章 设计有力量的学习经历/77
……
第四章 每一堂课都是生命能量的交换/105
……
第五章 每一次对话都是为未来助力/163
……
第六章 延展学校教育的边界/205
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需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学校应以何种文化育人、如何育人等问题。三者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课程实施,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社会实践等提供多元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家庭、社区甚至会超越支持者和志愿者等角色,晋升为学校发展的联合决策者,这种更深入、互动性更强的“家庭学校社区”关系,不断延展着学校教育的边界,并促使学校更好地服务和反哺于社会。
1.家校耦合共同体/207
2.虽为微末 从容始终/214
3.校际交融创生/219
4.社会力量共同演化/224
5.社会是大课堂/227
后 记/231
跋/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