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源,李庆民主编
页数:318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47321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立足点。教材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书结合多年对“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充分考虑该课程对教学实践性、实用性的要求,同时又尽量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的重复、交叉,在保证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强调精炼、系统,突出新颖、实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关资料
插图:业家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寻求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新视角,是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对物流系统的战略性规划、战略性投资和战略性技术开发是促进企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物流问题就成了业内外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物流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正确把握物流机械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合理利用物流机械设备,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益、时间效益、一定加工附加性效益,以及实现物流各环节的合理衔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物流作业系统及其要素“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System”,有“共同”和“给以位置”的含义。一般认为,物流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处于一定的物流环境之中,为达到物流活动整体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物流系统是由不可分割的多种要素组成,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其功能和目标,同时,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也经常发生变化,人们必须对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经常不断地修改、完善,并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改变性。(一)物流作业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作业系统的功能要素是物流作业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相互有效地组合、协调和紧密衔接,形成了物流的总体能力,从而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作业系统的总目的。物流作业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实现物流作业系统的功能,必须有相应的基础条件为保证。(二)物流作业系统的条件要素物流作业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大量的硬件和软件支撑要素,这些要素对实现物流作业系统的功能必不可少,有利于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和效益。1.操作者操作者是物流作业系统的核心要素,是物流作业系统的主体。物流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操作者借助作业手段完成的,因此,操作者是保证物流得以顺利进行和提高物流管理作业效率的最关键因素。积极引导,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和培训形式,提高操作者的素质,运用合理激励手段,加强考核,发挥操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是建立一个高效、合理化的物流作
本书特色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全国高等院校现代物流工程与管理规划系列教材
目录
节选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内容简介: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立足点。教材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书结合多年对“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充分考虑该课程对教学实践性、实用性的要求,同时又尽量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的重复、交叉,在保证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强调精炼、系统,突出新颖、实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