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建成
页数:136 页
出版社:中西书局(原百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70397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北大门的前世今生(闸北卷)》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在上海生活的人们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相关资料
插图:有一对操着东北口音的青年男女前来问我,到外滩坐哪一路车?我本来想说,打个出租车,司机会送你们到目的地的,转念一想,在不夜城商圈内就有三十几条公交夜宵线,通往城市的四面八方,在别处无法享受这样的便利。于是,对他们说那边有一块公交车指示牌,可以找到去外滩的线路。与夜晚相比,不夜城的白天是喧哗的,甚至有点嘈杂。人流和车流总是堵得满满的,高峰时段有时简直无法迈开步子。人们匆匆而过,像鸟儿一样向城市的四面八方飞散。只有在深夜,在这个城市休息的时候,才能静静地品味它的繁华和热闹。近一个世纪前,这里也曾以闸北西部的繁荣中心而著称。这里是闸北华人地界的发源地,1911年(清宣统三年)闸北水电公司在此落成,时称“闸北明珠”;1912年(民国元年)闸北设市,市政厅就建在该区域的东部;次年,在今天的秣陵路建成了铁路麦根路货站。短短三四年间,这里就有了十四条道路和百余家工厂、商号。数万市民居住在新建的石库门里弄和一些花园别墅内。与闸北东部宝山路一带的繁华,相交呼应。然而,这一切被日军入侵上海的狂轰滥炸毁于一旦,西部一百五十四条石库门里弄只剩下了四条里弄,工厂仅存裕通面粉厂一家。麦根路货站被炸得满目疮痍。该区域的东侧成了难民的聚居地,在不到六万平方米的面积内,有“滚地龙”近四千间,居民近两万人,成为上海高密度的棚户区之一。闸北西部的繁华就此不再。直到1987年,新的铁路上海站在此地建成通车,这里的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商业网点、邮电机构才得以全面筑建和发展。到了1992年,不夜城项目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形成了目前繁华的景象。进入21世纪,闸北区建成了不夜城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核心区,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完善商务商业功能,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形成一批特色楼宇,提升了不夜城核心区的功能。作为上海陆上北大门的铁路上海站和长途客运总站,一天二十四小时内,都有列车客车到站和始发,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每天的流动人口多达两百万人次。上海的北大门始终敞开,而得地利之便的不夜城,作为上海陆上对外的窗口,迎往送来,昼夜不息。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从踏上上海这片热土的第一刻起,迎接他们的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夜城”,这是他们对上海的第一印象。不夜城和北大门,成为过往上海的各地旅客永远的
本书特色
《北大门的前世今生(闸北卷)》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在上海生活的人们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目录
节选
《北大门的前世今生(闸北卷)》中包括了:文化徜徉、往事如烟等内容。闸北,在上海的版图上也许并不显眼,但骨子里却有一种后来居上的傲气。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可以有这样的底气。只要是坐火车或长途汽车进出上海的人,都必然要从闸北的地界上走过。这里是上海的北大门,它就像上海与全国相连的红线上的一个“结”,只要这个“结”不松掉,上海就可以开合自如,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闸北所固有的历史特色、地理位置、人文精神,作为一份宝贵的财富,在新世纪里继续发挥它的实力、魄力和魅力,一个新闸北正在升腾而上,成为繁华上海的一个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