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懂孩子才是好妈妈——教育从家长开启

封面

作者:万乐

页数:242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121086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应用结合,是九型人格的性格学问与亲子教育的跨领域融合,书稿内容源于实践案例的高度提炼与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妈妈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生理和心理保障;科学有效地陪伴孩子,教育引导孩子学会面对一系列人生与生活课题;识别与认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性格不同,尊重与接受这份差异,更好地因材施教、引导与教育孩子;延展了解家庭成员与孩子教育中其他成员之间性格的不同,所带来的教育观念差别,从教育方法差异出发,找到心理上的一致性,从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更深一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效的方法调动孩子的内驱力与主动性,培养独立自主负责任的孩子。

作者简介

  万乐,亲子教育与家庭经营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九型人格研究者、嘎勒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耕耘于亲子教育、家庭经营一线十余年。已在全国高校,各大城市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银行、通信等企事业单位,举办家庭教育、个人成长、家庭经营等方面讲座数百场,主打研发了线上线下教育成长项目、妈妈课、家庭沟通和生命资本等课程,把个人内心成长、亲子教育与家庭经营有机融合,力求全方位改变与提升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生命状态,帮助数万个家庭走出教育孩子、经营家庭困境,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走上幸福、快乐之路。

目录

第一章 教育的起点是爱
妈妈和爸爸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
妈妈的爱是孩子心里的安全感
爸爸接力妈妈对孩子的爱
孩子最信任的是妈妈
家庭关系经营奥秘
关系是面对自己的功课
爱自己是关键
如何处理关系

第二章 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
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
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的模型

第三章 性格的基础知识
九型人格与教育
九型人格的三大区域与九个型号
如何认识九型人格
性格揭秘从自己出发

第四章 九型人格之脑区
巧用习惯初步判断脑区人性格
脑区人天赋是用脑
解读脑区人性格的核心密码
脑区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脑区人的学习方法
脑区人的人际关系
脑区人的情绪表达
从睡眠识别脑区人性格
从“吃”识别脑区人性格

第五章 九型人格之心区
初识感觉型性格
性格的自我预判
解读心区人性格的核心密码
心区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心区人学习需要的是好心情
心区人的人际关系
心区人的情绪表达
从睡眠识别心区人性格
从“吃”识别心区人性格

第六章 九型人格之腹区
初识腹区人性格
解读腹区人性格的核心密码
腹区人性格详解
腹区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腹区人的人际关系
腹区人的情绪表达
从睡眠识别腹区人性格
从“吃”识别腹区人性格

第七章 脑区妈妈与心、脑、腹区孩子
性格差异与亲子关系
脑区妈妈与心区孩子案例示范
脑区妈妈与脑区孩子案例示范
脑区妈妈与腹区孩子案例示范

第八章 心区妈妈与心、脑、腹区孩子
性格差异与亲子关系
心区妈妈与心区孩子案例示范
心区妈妈与脑区孩子案例示范
心区妈妈与腹区孩子案例示范

第九章 腹区妈妈与心、脑、腹区孩子
性格差异与亲子关系
腹区妈妈与心区孩子案例示范
腹区妈妈与脑区孩子案例示范
腹区妈妈与腹区孩子案例示范

第十章 独立与温暖是教育的目标
心区孩子的学习特点
脑区孩子的学习特点
腹区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蜕变
爸爸参与家庭教育很关键
用巧计推动爸爸育儿
三种不同性格爸爸的教育理念
爸爸参与教育之后的注意事项
爱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分离
学员学习心得
参考书目
推荐书目
后记

节选

  《懂孩子才是好妈妈——教育从家长开启》:  心区人特别重视外界的评价,并且只听得见对自己好的评价,不好的评价即使听见也假装听不见(要面子)。但是独自一人的时候,会去反思。只不过,心区人反思的侧重点是我哪里做的还不够好,为什么人家不喜欢我了?今后要怎么使自己变得更好,让所有人都喜欢,特别是我在意的人是怎么看我的。  心区人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心区人的世界里,连接是心区的核心,无论遇到什么人做什么事,彼此的连接才是最重要的。得和自己的内心感觉做连接,和他人的内心世界做连接,我要明确我在你心里的样子是不是我想要的。通俗地说,对上眼了、连上了、调频一致了、感觉对了,怎么看你都顺眼,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反过来,没对上眼、没连上、感觉错了,看都懒得看你一眼,更别提搭理你了,你爱干吗干吗,与我何干,一副高冷的模样。  一切始于颜值,忠于感觉,就连吃个水果都要挑颜色美的、卖相好的。因此,心区人的感觉,比起人或事的本身,更看重对此赋予的角色和情感,与内心做连接。与其说心区人重视结果,倒不如说重视的是与结果相对应的某种感觉。  心区人依靠心的感觉与世界连接和互动,恰恰在当下这个高速高效运转的社会,感觉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如果心区人感觉自己被忽视了,又容易感受到被忽视,那一定会做出各种动作让你知道,我不能被忽视,你要重视我。  其实有很多心区人几乎不清楚也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自然也谈不上在乎、读懂他人的感受。自己的心路都没通电,要如何与别人连接走心呢?  孩子的心纯净如水晶,敏感易碎,心区的孩子更是如此,对陪伴品质要求很高,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微表情、一个动作等,他都能够立刻分辨出你是心不在焉的“假妈妈”,还是聚精会神的“真妈妈”?  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陪伴,一定会找各种方法,想各种“手段”,间接地向妈妈索取。比如一会儿哭了,一会儿又要抱抱,一会儿不小心摔倒了,完全可以自己爬起来的,却哭得撕心裂肺地躺在地上等着妈妈来。再长大一点,会甩脸给你,假装不理你,目的都只有一个:各种求关注。  心区人就喜欢这种弯弯绕的表达方式,决定了要什么就不直接说,总期望别人能与自己心意相通,读懂自己的小心思。结果妈妈懵圈了,明明按照孩子说的给了,孩子仍然不满意,闹小情绪。因为人家说的那些都是委婉表达,真实想要的,怎么好意思说出口?那多不好。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脑区人的核心是目录,而心区人的核心是连接。  因此,对于心区人来说,感觉来了才管不了那么多呢,人生何其短,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花费在思考和规划上啊,先尝试了再说,没有投入哪知道会是什么感觉,哪知道该怎么总结。一定是先尝试,先体验,犯了错了,吃了苦头了,伤到心了,才能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脑区人却是先冷静思考再采取行动,清楚了才表达,不会轻易尝试,不会做没必要的投入,更不会因此而犯错。  你们发现了没?心脑区人的思维模式是截然相反的。脑区人的第一步是心区人的最后一步,心区人的第一步是脑区人的最后一步。所以呈现出的总是互相敌对又彼此需要的矛盾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相爱相杀。  心区妈妈带娃——想不想做都取决于我的心情!一天两三次,我压着情绪哄你没事,超过三次我就没耐心了,时间久了,我会爆发,我这性格也不好……  脑区人的目标是成为科技达人,所有事情都给我个明确说法,一切运作原理、追求我都明白,清晰可见,彰显科技的力量。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懂孩子才是好妈妈——教育从家长开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6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