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丽萍,黎业田,邱小毛,童占芳,潘玉爰
页数:180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43907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教育的教学实践著作。全书共四章,介绍了主题分析法、意向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法、比较与对读法。这些都是中学古诗文解读常用的方法。每一章都举了大量例子,展示了这些古诗文解读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可作为中学教师古诗文教学的参考,帮助教师系统地掌握古诗文解读的教学方法,也可帮助中学生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水平,提升古诗文题目的答题能力。本书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主题分析法
引言
一、文以意为主
二、以意逆志
第一节 历史兴叹主题
一、史传传统与咏史诗
二、兴亡之叹:咏史诗的主基调
三、以史为鉴:咏史诗的写作目的
四、历史的兴叹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第二节 家国天下主题
一、家、国以及天下
二、家国同构与家国情怀
三、家国天下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第三节 哲理主题
一、哲理诗的起源及发展
二、哲理诗的审美特点
三、哲理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第四节 神与物游:咏物主题
一、瞻万物而思纷——咏物的起源及咏物诗的界定
二、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发展演变
三、咏物与寄托之间
四、咏物主题教读示例
结语:主题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引言
一、文以意为主
二、以意逆志
第一节 历史兴叹主题
一、史传传统与咏史诗
二、兴亡之叹:咏史诗的主基调
三、以史为鉴:咏史诗的写作目的
四、历史的兴叹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第二节 家国天下主题
一、家、国以及天下
二、家国同构与家国情怀
三、家国天下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第三节 哲理主题
一、哲理诗的起源及发展
二、哲理诗的审美特点
三、哲理主题诗词解读示例
第四节 神与物游:咏物主题
一、瞻万物而思纷——咏物的起源及咏物诗的界定
二、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发展演变
三、咏物与寄托之间
四、咏物主题教读示例
结语:主题分析法在中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第二章 意象分析法
引言
一、意象是诗词鉴赏与创作的台阶
二、意象与意境:不同的美学范畴
三、意象分析注意事项
第一节 登临望景畅怀
一、登临的情感蕴含
二、作为疗愈的登临
三、登临意象教学示例
第二节 岁时节令中的情感蕴蓄
一、中国古代的岁时节令与风俗
二、“遵四时以叹逝”
三、寓意深厚的“元夕”意象
四、节令意象教读示例
第三节 自然景语也是情语
一、天文地理意象
二、动物意象
三、植物意象
第四节 酒蕴诗情谱钟情
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二、“曲蘖销愁真得力”
三、“醉时颠蹶醒时羞,麯蘖推人不自由”
四、酒意象教读示例
……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法
第四章 比较与对读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