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敬爱学问

封面

作者:老舍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05381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老舍:我敬爱学问(百年中国名人演讲)》是老舍先生的演讲集。撷选老舍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演讲和讲义共十四篇,并附有若干关于文学和戏剧创作的杂文,包括《我的创作经验》《中国民族的力量》《略谈人物描写》《妇女与文艺》等,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理念。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1937年间,先后任教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新加坡华侨中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以新加坡为背景的小说《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大明湖》和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1938年开始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直至抗战胜利,其间创作了抗日题材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四世同堂》。1946年3月应邀赴美讲学。1949年12月回国,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一度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自1950年起,老舍写了一些歌颂新中国的作品,以话剧《龙须沟》为代表。1956年到1957年创作了《茶馆》。1966年8月在“文革”中遭到迫害。8月24日深夜自沉于太平湖,年六十七岁。

本书特色

本书属“百年中国名人演讲”书系之一。书名“我敬爱学问”取自老舍先生1934年4月8日应邀在青岛市立中学发表的演讲,题目是《我的创作经验》。本书取此句作为书名,旨在展现老舍先生一生保持谦逊之心敬重知识、热爱知识,并不断拓展自我认知边界的不懈求知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目录

唐代的爱情小说
我的创作经验
诗与散文
中国民族的力量
文学概论讲义
文艺中的典型人物
灵的文学与佛教
略谈人物描写
谈诗
妇女与文艺
读与写
关于文艺诸问题
怎样写文章
大众文艺怎样写
关于业余曲艺创作的几个问题
浅谈作文叙述与描写
戏剧语言
语言、人物、戏剧

节选

  《老舍:我敬爱学问(百年中国名人演讲)》:  好吧,假如我要有别的可说,我一定不说这个题目。  我敬爱学问,可是学问老不自动地搬到我的脑子里来住;科学实验室,哼,没进去过。我只好说经验。不管好坏,经验是我自己的,我要不说,别人就不知道;这或者也许有点趣味。  创作的经验,这也得解释一下。创作出什么,与创作得怎样,自然是两回事。格外的自谦是用不着的,可是板着脸吹腾自己也怪难为情。我希望只说“什么”,不说“怎样”。不过万一我说走了嘴,而谈到我的创作怎样的好,请你别忘了这个——“不信也罢!”  在我幼年时候,我自己并没发现,别人也没看出,我有点作文的本事。真的,为做不好文章而挨竹板子倒是不断遇到的事。可是我不能不说我比一般的小学生多念背几篇古文,因为在学堂——那时候确是叫作学堂——下课后,我还到私塾去读《古文观止》。《诗经》我也读过,一点也不瞎吹——那时候我就很穷(不知道为什么),可是私塾的先生并不要我的钱。  我的中学是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功课虽与中学差不多,可是多少偏重教育与国文。我对几何、代数和英文好像天生有仇。别人演题或记单字的时节,我总是读古文。我也读诗,而且学着作诗,甚至于作赋。我记了不少典故。可惜我那些诗都丢了,要是还存着的话,我一定把它们印出来!看谁不顺眼,或者谁看我不顺眼,就送谁一本,好把他气死。诗这种东西是可以使人飞起来,也可以把人气死的。除了诗文,我喜欢植物学。这并非是对这种科学有兴趣,而是因为对花草的爱好;到如今我还爱花。  我的脾气是与家境有关系的。因为穷,我很孤高,特别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孤高的人或者爱独自沉思,而每每引起悲观。自十七八到二十五岁,我是个悲观者。我不喜欢跟着大家走,大家所走的路似乎不永远高明,可是不许人说这个路不高明,我只好冷笑。赶到岁数大了一些,我觉得这冷笑也未必对,于是连自己也看不起了。这个,可以说是我的幽默态度的形成——我要笑,可并不把自己除外。  五四运动,我并没有在里面。那时候我已做事。那时候所出的书,我可都买来看。直到二十五岁我到南开中学去教书,才写过一篇小说,登在校刊上。这篇东西我没留着,不能告诉诸位它的内容与文笔怎样。它只有点历史的价值,我的第一篇东西——用白话写的。  二十七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地念小说,拿它作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时常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写呢?怎样写,一点也不知道,反正晚上有工夫,就写吧,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这便是《老张的哲学》。文字呢,还没有脱开旧文艺的拘束。这样,在故事上没有完整的设计,在文字上没有新的建树,乱七八糟便是《老张的哲学》。抓住一件有趣的事便拼命地挤它,直到讨厌了为止,是处女作的通病,《老张的哲学》便是这样的一个病鬼。现在一想到就要脸红。可是它也有个好处,而且这个好处不容易再找到。它是个初出山的老虎,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怕。现在稍有些经验了,反倒怕起来。它没有使人读了再读的力量,可是能给暂时的警异与刺激。我不希望再写这种东西,或者想写也写不出了。长了几岁,精力到底差了一点。  《赵子日》是第二部,结构上稍比《老张的哲学》强了些,可是文字的讨厌与叙述的夸张还是那样。这两部书的主旨是揭发事实,实在与《黑幕大观》相去不远。其中的理论也不过是些常识,时时发出臭味!  《二马》是在英国的末一年写的。因为已读过许多小说了,所以这本书的结构与描写都长进了一些。文字上也有了进步:不再借助于文言,而想完全用白话写。它的缺点是:第一,没有写完便收束了,因为在离开英国以前必须交卷;本来是要写到二十万字的。第二,立意太浅,写它的动机是在比较中英两国国民性的不同;这至多不过是种报告,能够有趣,可很难伟大。再说呢,书中的人差不多都是中等阶级的,也嫌狭窄一点。  《小坡的生日》,在文字上,是值得得意的;我已把白话拿定了,能以最简单的言语写一切东西了。这本小说在文字上给我回国以后的作品打定了基础,我不再怕白话了;我明白了点白话的力量。这本书是在新加坡写成四分之三,在上海写完的。里面那些写实的地方,我以为,总应该删去,可是到如今也没工夫去删改。  《大明湖》是在济南写的,幸而在“一·二八”被烧掉,因为内容非常的没有意思。文字有几段很好,可是光仗着文字之美是不行的。我没有留底稿,现在也不想再写它了。《猫城记》是《大明湖》的“妹妹”,也没多大劲。  《离婚》比较的好点,虽然幽默,可与《老张的哲学》大不相同了,我明白了怎样控制自己。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敬爱学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