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红梅
页数:178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18306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基础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及应用以及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然后基于工作过程分别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选择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登记会计账簿、进行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作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可以使读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工作的程序步骤,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本教材同时配有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及配套的实训教材等教学资源。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入门教材,也可供从事会计岗位、财务管理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自学、培训之用。
相关资料
插图:5.收入、利得、费用、损失的计算收人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等。利得是不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以工业企业为例,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由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企业的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构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失,违约经营受到的罚款等。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某一会计期间利润的计算、净利润的计算、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等。财务成果计算和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国家、投资人以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因此,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制度的规定,正确对财务成果进行计算和处理。第三节会计基础和会计的计量属性一、会计基础目前,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基本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人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款项的时间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时间。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二、会计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人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
本书特色
本教材内容依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最新财税法规编写而成,本着讲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突出应用性。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方法和基础实际应用。注重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紧密联系和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体现职业成长规律。
目录
节选
《基础会计实务》首先介绍了基础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及应用以及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然后基于工作过程分别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选择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登记会计账簿、进行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作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可以使读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工作的程序步骤,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本教材同时配有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及配套的实训教材等教学资源。本教材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入门教材,也可供从事会计岗位、财务管理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自学、培训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