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宗丽著
页数:377页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22934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著对长阳方言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揭示长阳方言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的规律,反映长阳方言的基本面貌。该著收录了丰富的长阳方言语料,为深入研究长阳方言提供富有价值的资料。该著将第一次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长阳方言进行系统的描写,揭示长阳方言的全貌。无论是语音的分析、词汇的描写,还是语法的考察,都力求深入,对语音组合及演变的规律、句式的结构特点等都作了较细致的刻画。既重视共时的描写,又重视历时的追踪,通过共时与历时的结合,显示出长阳方言的发展变化。
作者简介
宗丽,江汉大学副教授。1991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1995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在职攻读博士,201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任教。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长阳概况
(一)地理人口
(二)历史沿革
(三)行政区划
(四)语言使用状况
二、长阳方言的内部差异
三、关于长阳方言的研究
四、音标符号
(一)辅音
(二)元音
五、发音合作人
章 长阳方言语音
一、语音系统
(一)声韵调分析
(二)声韵调配合关系
(三)音变
二、语音特点
(一)音系特点
(二)异读
三、同音字汇
四、长阳音系与北京音系比较
(一)声母比较
(二)韵母比较
(三)声调比较
五、长阳音系与中古音系比较
(一)声母比较
(二)韵母比较
(三)声调比较
第三章 长阳方言词汇
一、概述
(一)构词方式
(二)地方色彩
(三)特殊词语
(四)词汇变化
二、分类词语表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
(四)农业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舍
(八)器具、用品
(九)称谓
(十)亲属
(十一)身体
(十二)疾病、
(十三)衣服、穿戴
(十四)饮食
(十五)红白大事
(十六)日常生活
(十七)讼事
(十八)交际
(十九)商业、交通
(二十)文化教育
(二十一)文体活动
(二十二)动作
(二十三)位置
(二十四)代词等
(二十五)形容词
(二十六)副词、介词等
(二十七)量词
(二十八)数字等
(二十九)固定格式
第四章 长阳方言语法
一、词法
(一)重叠
(二)语缀
(三)小称
(四)方所
(五)数量
(六)指代
(七)程度
(八)介引
(九)关联
(十)体貌
(十一)语气
二、句法
(一)处置句
(二)被动句
(三)双宾句
(四)比较句
(五)存现句
(六)疑问句
(七)否定句
(八)祈使句
(九)可能句
(十)述补结构
三、语法变化
四、语法例句
第五章 长阳方言记音
一、故事
二、俗语
三、童谣
附录
一、民俗文化
二、地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长阳概况
(一)地理人口
(二)历史沿革
(三)行政区划
(四)语言使用状况
二、长阳方言的内部差异
三、关于长阳方言的研究
四、音标符号
(一)辅音
(二)元音
五、发音合作人
章 长阳方言语音
一、语音系统
(一)声韵调分析
(二)声韵调配合关系
(三)音变
二、语音特点
(一)音系特点
(二)异读
三、同音字汇
四、长阳音系与北京音系比较
(一)声母比较
(二)韵母比较
(三)声调比较
五、长阳音系与中古音系比较
(一)声母比较
(二)韵母比较
(三)声调比较
第三章 长阳方言词汇
一、概述
(一)构词方式
(二)地方色彩
(三)特殊词语
(四)词汇变化
二、分类词语表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
(四)农业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舍
(八)器具、用品
(九)称谓
(十)亲属
(十一)身体
(十二)疾病、
(十三)衣服、穿戴
(十四)饮食
(十五)红白大事
(十六)日常生活
(十七)讼事
(十八)交际
(十九)商业、交通
(二十)文化教育
(二十一)文体活动
(二十二)动作
(二十三)位置
(二十四)代词等
(二十五)形容词
(二十六)副词、介词等
(二十七)量词
(二十八)数字等
(二十九)固定格式
第四章 长阳方言语法
一、词法
(一)重叠
(二)语缀
(三)小称
(四)方所
(五)数量
(六)指代
(七)程度
(八)介引
(九)关联
(十)体貌
(十一)语气
二、句法
(一)处置句
(二)被动句
(三)双宾句
(四)比较句
(五)存现句
(六)疑问句
(七)否定句
(八)祈使句
(九)可能句
(十)述补结构
三、语法变化
四、语法例句
第五章 长阳方言记音
一、故事
二、俗语
三、童谣
附录
一、民俗文化
二、地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