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迟福林
页数:38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82219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选题属于影视文学研究,以影视作品和环境为切入点,研究不同场景下未成年认定心理状态。书稿以家庭电视文化影响下的未成年受众作为研究对象,确立家庭电视文化特征,并展开未成年受众家庭电视文化的接受三大途径研究,试图探索家庭电视文化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的媒介传播路径、接受心理和接受效果。全媒体融媒体时代下媒体平台音视频信息铺天盖地、众声喧哗,未成年人在海量信息传播轰炸中面临两种生存困境——与狼共舞抑或羊入狼圈。以期在影视创作中科学地关注未成年的心理状况。
作者简介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长。广东、山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多项荣誉,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本书特色
★迟福林同志40多年来一直为中国改革开放奔走呼号,走在时代前沿,不断提出创新的思路、观点。这本新作向青年讲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记忆,对宣传改革、研究改革、扩大改革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这样面向青年的作品,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
★我相信青年人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对改革开放的信念感和使命感,能丰富对改革开放的集体记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
★历史是非常好的教科书。如何向青年讲好改革开放史,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之问。本书作出了新的尝试,由小见大,通俗易懂,是青年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参考读物。
——北京大学教授,樊纲
★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如此之大,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球化处于十字路口的当下,重温改革开放史显得十分重要,本书恰恰为此提供了寻找历史坐标的重要线索。向青年讲改革开放史,在回顾历史中寻找前进的方向,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
目录
一、从我的经历说起: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改革开放?
二、实现走向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做对了什么?
三、向青年人讲好改革开放史: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一章 为什么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吃发了霉的花生米说起
一、从排斥市场、打击市场到承认市场、培育市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梁八柱”
第二章 为什么“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农村改革的重大决策?——从建议被中央全会决议采纳说起
一、被“逼”出来的农村改革
二、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三、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四、以农业工业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章 为什么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一位大学生关于民营企业家的提问说起
一、“闯”出来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二、为什么要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三、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发展支持民营经济?
四、赢在转折点: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
第四章 为什么说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从提出“国有资本”的概念说起
一、为什么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二、从国有企业走向国有资本
三、推进股份制改革
四、研究并推动海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章 为什么改革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言农村最低生活救济制度说起
一、20世纪90年代初研讨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被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三、建言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四、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伟大创举
五、进入发展新阶段:人民至上的社会治理
……
第六章 为什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从政府转型论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说起
第七章 为什么要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从“开放是最大改革”说起
第八章 建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35年——从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哽咽说起
结语 青年人是改革开放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