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邵燕祥著
页数:262 页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200766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四十二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二、三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八种,作为第四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20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作者简介
邵燕祥(1933~ ),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北京。当代著名诗人、杂文家。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献给历史的情歌》《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等。本书荟萃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撰写的随笔杂文70余篇,分为三辑。这些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对个人难忘的经历、历史往事和生活的追忆与思考,也有对国事民情的观察和剖析,还有对异域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文友故旧的怀念,文笔简练,语言犀利,见解深刻。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新编。
相关资料
爱荷华随笔石头城记九月中的天气,薄云掩日,就像深秋了。沿着公路北行,经过塞德·拉比兹城,开阔的田野上,一方方颜色深浅不同的黄熟的玉米地等待着收割。青纱帐就要撤去。单衣凉透,风是从远天悄悄刮来的。平原上不见人影。路边稀稀落落星散着人家,看那整齐的门户,仿佛刷洗过的房顶,修剪过的草地,所以没有荒寒之感。渐渐从车的前窗,露出丘陵的轮廓线,却是软软的,缓缓的,如同有一些版画里常见的。快到石头城了。前年就读了聂华苓的长篇小说《千山外,水流长》(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还在《啄木鸟》连载过),那个故事里,美国的那一半就发生在石头城。昨天见华苓,一问,原来实有其地,今天我们就来了。当年修铁路垫路基需要石头,人们来这里开山采石,聚居成市。后来一次大爆炸,把这个小镇毁了。房屋尽成废墟,活下来的人们纷纷离开。也是人生聚散真容易。空剩下石头城的名,七八户人家了。我们要去的一处原先很具气象的宅邸,在林莽簇拥的高地上,远离市廛,并没在那次爆炸中变成瓦砾堆,但是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六十年代中期,还是没逃过一场火灾。弃车走上草径,落叶没盖住的泥泞路面上,印着也许就是昨天来过的一只公鹿的脚印。也许那鹿就还藏在小径两边的灌木丛里。高大的乔木不知名,大小枝条遍生着酸枣刺一样狭长尖利的针刺。叶子落了六七分,枝上挂满了一拃长的黑荚,籽实都老熟了。灰暗的云天作背景,出现在远处的,不是圆明园的断柱残垣,而是简·爱归来惊见的劫后的楼座。凹凸的石块砌成的梁柱,轮廓依然,可以想见原来在这个框架里,坐落着雍容富丽的哥特式建筑:高阶,拱门,前厅,宽大的楼梯通向楼上,还有阳台,百叶窗,曾经恬静,曾经温馨
目录
节选
《邵燕祥散文选》内容简介: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四十二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二、三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八种,作为第四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20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