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立波
页数:416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039716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2007—2017)所撰红学论文专集,是《红楼梦版本与文本》(1996—2006)一书的姊妹篇,涵盖《红楼梦》学术史、版本及艺术三个层面,收录文章二十四篇。学术史研究部分包括:胡适、冯其庸、张俊等先生学术研究方法与贡献,以及六十年来《红楼梦》版本研究的进程与回顾。版本研究部分包括:相关版本特征与信息、文本的考辨,诸版本之间关系及其修订倾向,小说后四十回中曹雪芹残稿与程伟元、高鹗补笔的辨析。艺术研究部分包括:小说人物、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构思,《红楼梦》的诗意空间、文化遗韵及其对现实人生的
作者简介
曹立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徐霞客学会副会长。著有《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红楼梦版本与文本》《红楼十二钗评传》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红楼梦清代木刻本海外流布与影响研究》等科研项目,在《文学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红楼梦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红楼梦》相关讲座在CCTV《百家讲坛》《文明之旅》《国宝档案》等栏目播出。 曾获得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冠军队指导教师等荣誉。主讲的《红楼十二钗评讲》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开放课程《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即将上线。
本书特色
◎从版本到艺术,换一种方式阅读《红楼梦》。
◎阅读时如何兼顾《红楼梦》的十几种版本?
从一种版本的单声部走出,尝试欣赏多声部合唱的主题曲。动态融合,更添韵致。
◎金陵十二钗诸册中的女子都是曹雪芹“亲睹亲闻”的眼前人吗?
《红楼梦》艺术真实的构成是多元的,有的来自家族文化的个性真实,有的则来自民族文化的通性真实。
◎整本书阅读时,如何看待八十回之后的文字?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作为一个整体,后四十回既有程伟元、高鹗的补笔,也应遗有曹雪芹的残稿,美中不足中留有余音。
目录
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讨红学——“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红学六十年版本探究的进程
胡适晚年批红与版本问题——读《胡适批红集》
冯其庸先生“脂本”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冯其庸先生与《北方论丛》的《红楼梦》研究专栏——从冯其庸写给夏麟书的信函谈起
版本编
国家图书馆所藏两套庚辰本的摄影本考辨
杨本后四十回与程乙本的关系考辨
《红楼梦》版本修订中的优化倾向——以“十二钗”为观察对象
《红楼梦》张汝执评点述论
《红楼梦》张汝执评本校改文字探析
北师大图书馆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考辨
关于蒙府本后四十回版本特征的几点思考
从《柳絮词》的抄写形式看《红楼梦》几个抄本的关系
《红楼梦》杨藏本底文的独立性——从程本多出的文字“金陵”“南边”“南方”谈起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雪芹残稿和程高补笔
艺术编
《红楼梦》立体式网状结构模型的构建
《红楼梦》中秦氏病重情节的诗意空间
《红楼梦》中元春形象的三重身份
《红楼梦》对现实人生的启示
生日与《红楼梦》婚恋故事的艺术构思——从芒种饯花与怡红寿宴谈起
附录
《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论文集》前言
博赡而通贯求劬而获创——张俊教授访谈录
《续琵琶》的跨时空对话——评昆曲《续琵琶》2013年新舞台版
宣南文化之红楼遗韵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