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封面

作者:清野雅子

页数:164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54503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是否还在为如何教养孩子而苦恼?
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被孩子支配的保姆”?
孩子行为不当,一定有原因!拯救了无数家庭的“阿德勒式教养法”,父母一定要了解!
本书是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阿德勒式教养计划课程而写的指导书,向家长讲述3—10岁孩子的教养之法。所谓阿德勒式教养法,本质是赋予孩子勇气,帮助孩子达成“心理层面”和“行动层面”两大目标,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帮助家长认清教养的本质——让孩子拥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

作者简介

清野雅子
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咨询师。跟随野田俊作先生在育儿学习会学习,从初创期开始学习“PASSAGE(阿德勒式教养计划课程)”,现为家庭顾问和“PASSAGE”领导者。 冈山惠实
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咨询师。现为家庭顾问、“PASSAGE”领导者及自助学习小组“阿德勒银杏会”负责人。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介绍各种各样自然界生物的成长样态,来反思对于人类来说“学习”和“成长”的意义。 幼年体型比成年还大的青蛙、企鹅,突然将溺爱的孩子从身边推开的狐狸、从玩耍中学习狩猎的狮子、拥有大小两种种子的卷耳草、被踩了就站不起来的杂草……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拥有着各种各样的个性“成长”着。然而,人类的“成长”,往往是要竞争出名次,和平均值加以比较,以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

目录

第1章 确定目标,开始教养孩子吧

给愿意设法让孩子感受到“家人是我的伙伴,我有归属感”的父母…3

教养孩子的目标分为“心理层面”与“行动层面”两种…5

孩子以母亲为范本,学习跟世界相处…7

开始赋予孩子勇气吧…9

专栏① 根据孩子的不同成长情况,用不同的方式赋予孩子勇气…15

第2章 “不当行为”必有其原因

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要冷静观察…21

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28

找出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30

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31

专栏② 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偏差行为)的目的是什么?…35

专栏③ 做好“赋予勇气”的准备…38

第3章“奖赏”和“惩罚”都会让孩子变糟

牢记教养孩子的心理层面目标,学会倾听孩子…43

惩罚的副作用…46

不要用奖赏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54

奖赏和赋予勇气的不同之处…57

失败是赋予勇气的契机:不让失败的孩子失去勇气…59

赋予失败的孩子勇气…62

专栏④ 建议使用“提问式教养法”…66

第4章 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想成为协助孩子增添勇气、不控制孩子的父母,第一步是“课题分离”…71

父母的“为了孩子好”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安心”…76

父母将孩子的课题视为“共同课题”,提供协助…78

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困扰的原因,并且请孩子帮忙…89

专栏⑤ 成为不被情绪控制的父母…94

第5章 父母如何协助孩子解决“麻烦”?

父母和孩子共同确定可以实现的同一目标,将目标变成“共同课题”,一起努力实现…99

设定“共同课题”…103

无法设定“共同课题”…107

专栏⑥ 关于父母的课题…113

第6章 你是“过度干涉”孩子的父母吗?

通过“自然结果”,能让孩子学到许多东西。不要成为剥夺孩子体验机会的父母…119

对尚未发生的结果进行判断…128

对已经发生的结果进行梳理…129

第7章 腾出时间,全家一起沟通

家人会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分享教养孩子的目标…133

利用家庭会议,学习亲子协作…134

专栏⑦ 要下定决心永远站在孩子这边…147

第8章 如果孩子不遵守家庭规则

让孩子体验“社会结果”,学习“履行社会责任”…151

为了不让社会结果变成“惩罚”,让孩子体验时一定要慎重…158

后?? 记…163

节选

何谓“阿德勒心理学”?
在进入正文之前,先对作为课程基础的阿德勒心理学进行说明。阿德勒心理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学。阿德勒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军医,目睹战争的惨状,受到强烈的冲击,认为长此以往,未来的世界将会一片黑暗。
阿德勒一直在思考“如何教养孩子,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最终得出结论:只有靠家庭教养和学校教育,才能找到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为此,阿德勒创立了相关理论及心理疗法。
假如在家庭和学校中用体罚、责骂等手段教养孩子,孩子长大后可能也会使用相同的方式教养下一代。阿德勒认为,培养孩子在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创造光明的未来。
首先,要学习人类生而平等的概念,明确人的价值没有贵贱之分。成人和儿童是平等的,也就是说,父母和子女也是平等的。阿德勒心理学不主张“奖赏”孩子,而且,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不能情绪化地斥责或惩罚孩子。为了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时需要学习“赋予孩子勇气”的方法。
阿德勒心理学,其实就是“赋予勇气”的心理学。
首先,我们必须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和家人做贡献。只有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一定要让孩子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家人是自己的伙伴、在家里很有归属感。
例如,孩子做的某件事让父母感激或高兴,孩子也会因为能帮上忙而开心,觉得父母是自己的伙伴。这一点与课程提出的教养孩子的“心理层面目标”相互关联。
课程提出的“心理层面目标”为:
1.我有能力。
2.每个人都是我的伙伴。
要以让孩子树立这两种信念为目标,思考教养孩子的方式。
首先,父母必须每天进行自我检查,思考以现有的教养方式能否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觉得家人是自己的伙伴。如此日积月累,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也会让“家人和其他与自己有关的人都是伙伴”的意识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
而“行动层面目标”为:
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课程的目标是让孩子长大后能够在自立的基础上与社会和谐共处。或许大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如果没有意识到,在日常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忘记这个目标。
“心理层面目标”支撑着“行动层面目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