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华杉
页数:312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594724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结合历代名家观点和本人管理经验,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本书为《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系列第17册,主要讲述南北朝中期,南梁北魏朝局风云变幻,权臣轮番倒戈的历史。502年,梁武帝萧衍篡位成功,开启了长达47年的统治生涯。然而他对宗族子弟的过分宽容,对自己兴趣爱好的无限放纵,为他的王朝埋下了长久的隐患。515年,北魏宣武帝病逝,太子即位,北魏第一位逃过立子杀母制度的女性胡太后登上政治舞台。她的政治策略使得北魏由强盛走向衰弱,仅仅13年后,她就惨死于黄河。528年,北魏权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无数忠臣惨死,大量权臣倒戈南梁,北魏陷入内战。530年,北魏孝庄帝历经多次谋划,终于杀死尔朱荣,其余尔朱氏子弟开始了最后的挣扎。
作者简介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
中国知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畅销书作家。
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
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的两家公司: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本书特色
◆ 要理性决策,就要做自己的旁观者!
◆ 翻开本书,从南北朝权臣轮番倒戈的混乱局面中,学理性决策的必要准则!
◆ 《资治通鉴》突然变得很好懂!
◆ 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读懂《资治通鉴》!
◆ 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
◆ 古代皇帝们的枕边书,今天管理者的工具书!
◆ 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
◆ 通篇大白话,拿起来你就放不下;古人真智慧,说不定你一看就会。
2016年,华杉位列企业家作家榜第九,是榜单上少有的“超出具体的商业领域,而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解读的作者”。
——华西都市报
华杉对国学经典的精彩解读,是知行合一式的心得感悟,比起一般纯学术解读更接地气,在写作手法上也更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理解,我认为价值非凡,具有标杆意义,至少能流传一百年。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
目录
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纪二 (公元505年—507年,共3年)
卷第一百四十七? 梁纪三 (公元508年—514年,共7年)
卷第一百四十八? 梁纪四 (公元453年,共1年)
……
卷第一百五十一 ?梁纪七 (公元526—527年,共2年)
卷第一百五十二? 梁纪八 (公元528年,共1年)
卷第一百五十三? 梁纪九 (公元529年,共1年)
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纪十 (公元530年,共1年)
卷第一百五十五? 梁纪十一 (公元531年—532年,共2年)
节选
《讲透〈资治通鉴〉17》(第235-237页 节选) 尔朱荣与元颢隔着黄河对峙。有夏州义士为元颢把守河中小岛,秘密与尔朱荣通谋,要求摧毁大桥以自效,尔朱荣引兵前往接应。等到大桥被摧毁时,尔朱荣来不及接应,元颢将叛军全部屠杀,尔朱荣怅然失望,商议说先回到北方,更图后举。黄门郎杨侃说:“大王兵发并州之日,已经知道夏州义士的密谋,然后才前来接应的吗?还是要施展经略以匡复帝室呢?但凡用兵,何尝不是打散了又集合起来,伤好了再战;何况如今还没有什么损失,岂能因为一件事不顺利,就废弃了所有的计划呢?如今四方凝视盼望,就看大王这一举;如果一无所成,就匆忙撤退,民情失望,各怀去就之心,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不若征发民间木材,多做木筏,加上舟船,沿河布列,数百里的黄河上,都做出要渡河的样子,首尾相距既远,让元颢不知道在哪一段布防,一旦得渡,必立大功。”尔朱荣命同意反击,大败元颢。
【华杉讲透】
尔朱荣所有的决策,都有情绪的参与。他因为“夏州义士”的失败,怅然失望,心情沮丧,就有了放弃的心理。所谓“更图后举”,跟小孩子说“下周一开始认真学习”一样,不过是一种拖延症,而杨侃的话,事理清晰,从尔朱荣的初心、本谋,到天下人心、战局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再加上高道穆的大义激励,刘灵助的大话煽动,尔朱荣就决定一战。等尔朱荣一击得手,又轮到元颢情绪崩溃了,元颢基本上是不战自溃。
我们要决策,要做自己的旁观者,观察自己的初心、本谋、情绪,观察自己如何受他人影响,才能拨开精神的迷雾,找到正确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