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子林
页数:322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63161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小问题大志向”的双创教育新理念,校企合作需求理论,提出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双创载体和“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等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载体、新模式、新机制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实践篇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平台建设、社团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案例等方面分享了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校、优质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18年来的双创教育改革实践案例和经验。
作者简介
鞠红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现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兼任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理事会及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支、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支。共主持和参与各级教改项目3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教材和著作2本。获 教学成果奖4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项,广西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三等奖(著作类)1项。入选“广西高校 人才资助计划“,荣获全国 教育工作者、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广西 教育工作者(个人二等功)、广西高校 教学管理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第二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研究
第一节 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理论依据
第三章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
第一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
第四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载体研究
第一节 企业一线问题库的界定、产生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企业一线问题库的基本原则和建设路径
第三节 企业一线问题库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第五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
第一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第二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研究
第三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开发研究
第四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法研究
第五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研究
第六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研究
第一节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耦合”机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二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
第三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第四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七章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第一节 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践
第二节 高职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高职院校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八章 双创课程建设实践
第一节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践
第二节 创新与创业实务课程思政案例
第三节 童装设计课程“项目主导,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第四节 “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与修复”专创融合案例
第五节 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精益生产管理”专创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案例
第六节 依托财税产业学院,对接柳州特色产业的“管理会计”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实践
第七节 项目主导,专创融合,构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生态圈
第八节 “焊匠”一站式工业机器人焊接引领者
第九章 双创师资建设实践
第一节 智能装备类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报告
第二节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
第三节 就业与创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
第十章 双创平台建设实践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构建研究
第二节 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实践探索
第三节 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践
第四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第五节 产创耦合、专创融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工匠
第六节 打造“三融合”创新创业育人生态圈实践
第十一章 双创社团建设案例
第一节 KAB创业俱乐部建设案例
第二节 博奥机械协会建设案例
第三节 电子科技小组建设案例
第四节 家电维修部建设案例
第五节 柳创车队建设案例
第六节 手工艺术协会建设案例
第十二章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案例
第一节 为智能制造产业赋能助攻的高职生黄浩
第二节 在沙特成功创业的“海外打工仔”陆利雁
第三节 想把公司做上市的桂林仔吕文刚
第四节 为群众办实事的“创业百强”大学生马付恒
第五节 赋能乡村振兴的“香蕉大王”文连军
第六节 从“90后”高职生到企业CEO的肖杰夫
参考文献
附录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制度
后记
第一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第二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研究
第一节 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理论依据
第三章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
第一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
第四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载体研究
第一节 企业一线问题库的界定、产生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企业一线问题库的基本原则和建设路径
第三节 企业一线问题库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第五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
第一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第二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研究
第三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开发研究
第四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法研究
第五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研究
第六章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研究
第一节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耦合”机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二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
第三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第四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七章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第一节 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践
第二节 高职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高职院校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八章 双创课程建设实践
第一节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践
第二节 创新与创业实务课程思政案例
第三节 童装设计课程“项目主导,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第四节 “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与修复”专创融合案例
第五节 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精益生产管理”专创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案例
第六节 依托财税产业学院,对接柳州特色产业的“管理会计”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实践
第七节 项目主导,专创融合,构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生态圈
第八节 “焊匠”一站式工业机器人焊接引领者
第九章 双创师资建设实践
第一节 智能装备类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报告
第二节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
第三节 就业与创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
第十章 双创平台建设实践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构建研究
第二节 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实践探索
第三节 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践
第四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第五节 产创耦合、专创融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工匠
第六节 打造“三融合”创新创业育人生态圈实践
第十一章 双创社团建设案例
第一节 KAB创业俱乐部建设案例
第二节 博奥机械协会建设案例
第三节 电子科技小组建设案例
第四节 家电维修部建设案例
第五节 柳创车队建设案例
第六节 手工艺术协会建设案例
第十二章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案例
第一节 为智能制造产业赋能助攻的高职生黄浩
第二节 在沙特成功创业的“海外打工仔”陆利雁
第三节 想把公司做上市的桂林仔吕文刚
第四节 为群众办实事的“创业百强”大学生马付恒
第五节 赋能乡村振兴的“香蕉大王”文连军
第六节 从“90后”高职生到企业CEO的肖杰夫
参考文献
附录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制度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