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信仰与社会

封面

作者:冯波、肖明主编

页数:184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57314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信仰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对信仰作社会学研究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本书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信仰分为中国传统社会信仰和当代中国社会信仰两大类,在此前提下力图客观、科学、严谨地研究不同类型的信仰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信仰的塑造问题。当然,信仰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分解为很多向度来探讨,本书的探讨未必是最全面的。希望本书的成果能够启发读者重视、体认信仰对于人生、社会的重要价值并能提高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信仰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的兴趣,使他们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彰显社会学对个人成长

作者简介

冯波,女,天津市人。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传媒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编《传媒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材2部和《当代中国社会价观和社会整合研究》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序 言/1

一章 导论/1

一、信仰何谓?/1

二、信仰何用?/10

三、信仰社会学何为?/14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仰结构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9

一、非宗教信仰——儒家的道德信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32

二、宗教信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42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信仰传播/58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命名/61

二、盛唐时期的中外宗教文化交流/62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结构及其对社会的作用/69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信仰及其对社会的作用/69

二、当代中国社会非主流信仰及其对社会的作用/80

第五章 红色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功能/83

一、在文艺作品中可以充分挖掘红色信仰资源/83

二、红色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96

第六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研究

——以C高校为例/101

一、研究设计/104

二、编码分析/105

三、结论与讨论/111

第七章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

——滇西多族群社会中的三崇信仰研究/114

一、“三征麓川”:滇西社会的国家记忆/115

二、三崇信仰的王骥建构/119

三、三崇庙楹联:王骥形象的塑造/124

四、王骥:滇西社会的国家象征/127

五、结论/128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塑造/130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塑造的必要性、紧迫性/130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塑造的条件/145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塑造的路径/148

附录 共产主义信仰是怎样“炼”成的?

——以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信仰建构为例/152

一、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对比不同的理论,王复生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影响了他的两个弟弟/155

二、志士仁人的榜样力量,使王复生坚守信仰、视死如归/156

三、对捍卫信仰的自我体认,使王复生、王德三“向死而生”/158

参考文献/163

后 记/17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信仰与社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