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封面

作者:贾梦圆,陈天

页数:19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80898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协调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方法。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基于城水耦合理念的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技术方法。下篇以天津市为例,针对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城水关系矛盾问题,运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镇增长情景模拟分析方法,探索依据“以水定城”原则的空间规划策略。

作者简介

贾梦圆,1991年6月生,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天津大学与昆士兰大学双学位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城市规划、城市形态学理论以及城市数字化建模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Land Use Policy、Ecological Indicators、《城市规划学刊》等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20余篇。 陈天,1964年10月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设计方向学科带头人,城市空间与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天津城市规划设计大师。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主持或参与最、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中外期刊及重要会议论文100余篇;主持建筑城市设计与规划设计实践项目80余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出版专著译著及教材12部。

本书特色

本选题以协调城市与水环境关系为出发点,整合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精细化研究在“以水定城”原则下,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城镇空间增长边界管控体系,完善和提升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技术体系。

目录

上篇 基于城水耦合理念的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方法

1 城水关系的基本论述

1.1 城水关系的历史渊源

1.2 城水关系的矛盾问题

1.3 基本概念界定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实践

2.2 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2.3 城水关系研究进展

3 基于城水耦合理念的城镇增长管理理论

3.1 耦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2 城水耦合的概念内涵

3.3 城水耦合的参与主体

3.4 城水耦合的内在逻辑

3.5 城水关系的评价体系

4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镇增长管理方法

4.1 促进城水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增长特征

4.2 管理思路与技术框架

4.3 城水关系研判的数据资料基础

4.4 支持管理决策的综合技术方法

4.5 辅助方案比选的情景分析系统

下篇 基于水资源环境约束的城镇增长管理天津案例

5 天津市水资源环境问题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

5.2 水资源环境变化特征

5.3 城水关系的问题识别

6 天津市水资源环境承载规模与安全格局构建

6.1 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6.2 天津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7 天津市城镇空间增长特征与驱动因子

7.1 城镇空间增长特征

7.2 城镇空间增长的驱动因子

8 天津市城镇空间增长的情景分析

8.1 情景分析系统构建

8.2 预测情景方案设定

8.3 预测情景结果

8.4 与现行规划及管理政策的比较分析

9 结论与展望

9.1 对城水关系研究的启示

9.2 针对天津市边界管控体系的优化建议

9.3 基于城水耦合理念的增长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附 录

文中部分彩图

节选

亲水而居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传统与偏好,纵观世界各地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著名城市,它们均与水相伴而生、相伴而兴,如伦敦与泰晤士河、纽约与哈得孙河、芝加哥与五大湖、巴黎与塞纳河,再如我国的广州与珠江、上海与黄浦江、南京与长江、杭州与西湖、天津与海河等。在古代,河流水系承担着供给生产生活用水和货运通道的重要职能,滨水地段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人们会沿河修建城市,城市与河流形成了亲密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延续至今。“上善若水”“智者乐水”“四水归堂,九水归一”“水村山郭”等词语也体现了水对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的城市建设遵从“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将水作为人与自然沟通和联系的媒介,引导城市空间的形态演化。沿河发展的城市往往顺应水环境地形,呈现带状或组团式的空间形态特征,例如兰州市沿黄河、宜昌市沿长江北岸形成带状发展结构,重庆市在长江、嘉陵江水系的分割下,武汉市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形成组团式的城市结构等。
时至今日,随着工程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城市的交通主轴线已由河道向陆路交通过渡转变,尽管人们的生活范围极大扩展,并不局限于接近水源地居住,但是滨水地段良好的景观效果以及长久以来城市发展积淀的水岸文化依然驱动着人们向往滨水而居的生活。城市的空间扩展方向和新区选址依然趋向于环境优美、水系丰富的滨水地段。例如,我国的 19 个最新区中有 18 个临近大型河流、湖泊或沿海岸线(表 1-1)。河流从城市中流淌而过,见证着城市的历史,已成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貌的特色标签。鉴于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未来还应持续关注水环境保护,传承城市的水文化基因,实现城市“因水而美”的目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城镇增长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