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亮
页数:40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141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VO式述宾结构“有X”导源于“有X+于+O”。韵律机制和语用经济性的作用下,“于”的零形化诱发“有X”的重新解读。“S+有X+VP”是孕育“有X”进一步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望、有感、有意、有幸、有失、有待”等“有X”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演变路径。“有”的语法化、“有+X”的词汇化和“有X”的语法化与其语义信息负载量的大小具有内在关系。“有X”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因其演变程度的不同而存有差异。“有”表存在与领属、“NP双”的抽象化程度和“有+NP双”构式化都以连续统的形式呈现。“有+VP”结构演变与汉语的历时演变轨迹吻合。“有+VP”与“有+NP”、“没有+VP”互为对称结构。“有+VP”框架下,“有”由存现动词向表确认与肯定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演变。“有”的体助词功能是在“有”作为评注性副词的基础上经重新分析而来的。
作者简介
张亮,男,汉族,1987年生,江苏宿迁人。2019年7月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在《汉语学习》《对外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一等)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课题等多项。
目录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研究概况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视角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设置
第五节 语料及数据来源
第二章 “有待”的性质、功能及其形式化
第一节 “有待”的性质与句法分布
第二节 “有待”的句法形式与变换
第三节 “有待”的语用功能
第四节 “有待”的词汇化与形式化
第五节 “有待”与“亟待”“急待”
第六节 小结
附录 “有待/亟待/急待 X”频次分布统计
第三章 “有感”的及物化与形容词化
第一节 “于”的零形化与“有感”的及物化
第二节 类推与“有感”的及物化
第三节 “有感”的形容词化
第四节 “有感”与“无感”的区别和联系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有望”的副词化及其性质与功能
第一节 “有望”的词汇化
第二节 “有望”的历时分化与性质
第三节 “有望”的分布、功能与发展
第四节 “有望”与“无望”“在望”的不对称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有望/无望/在望与VP组配统计
第五章 “有幸”的性质、功能及其副词化
第一节 “有幸”的句法分布及其性质
第二节 “有幸”的副词表达功能及其解读
第三节 “有幸”的演变与功能
第四节 小结
附录 “有幸”后接双音节VP统计
第六章 “有意”的副词化与主观化及其属性
第一节 “有意”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有意”的副词化解读
第三节 “有意”的描摹性副词功能
第四节 “有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有意”后附VP情形统计
第七章 “有失X”的表达功能及其构式成因
第一节 “有失(X)”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有失”的演变
第三节 “有失X”与“失之X”“失于X”
第四节 小结
附录 “有失”类后接双音节成分统计
第八章 “有 NP双”的构式化与语法化
第一节 “有 NP双”的构件属性
第二节 “有 NP双”的演变及存在形态
第三节 “有NP双”构式义认知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