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封面

作者:谢保成

页数:40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4726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p>谢保成,籍贯北京,1 943年9月出生甘肃兰
州。1 96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1 981年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史
学史、隋唐五代史、20世纪学术文化研究,发
表相关学术论文1 20余篇,代表作:  《隋唐
五代史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1 995年初版、
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版)、《中国史学史》
(全三卷,

相关资料

马端临生平,《宋元学案》有小传,并为《新元史》采用,但因简略造成一定混乱。本节以现存最早的有关材料,将马端临生平与《文献通考》编著加以系统叙述。  一、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  马端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父马廷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专权,“颇疑异己”,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九疏乞罢政”,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卒。据顺治《乐平县志·人物·文学》、《选举·乡举》,马端临“年十九以恩荫补承事郎,明年漕试第一”,咸淳九年(1273年)“解试”列名,其年20,则生当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宋元学案》以其“父卒,稍起为慈湖、柯山二书院山长”,当在至元二十六年或稍后。  李谨思《文献通考序》云:“自书契至唐而《通典》成,至宋过江而《通志略》成。

目录

导论一、历史·史学·史学史(一)历史,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过程(二)史学,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三)史学史,史学的学科史(四)本书编写原则二、如何认识中国史学(一)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二)传统史学的基本特征(三)史学传统的利弊得失从“史”的产生到第一次系统总结第一编 史学的起源第一章 神话传说与历史意识第一节 神话传说中的“史影第二节 神话传说政治化、历史化第二章 “史”向“史官”、“史书”的演变第一节 殷商之“史”不“记事第二节 西周之“史”非专职“记言”“记事”官第三节 东周列国之“史”始指“史官”与“史书第三章 口述传说与成文记事第一节 成文记事的开端第二节 口述传说的流传第四章 历史编纂兴起与第一部完备编年史《左传》第一节 历史编纂兴起第二节 按年编纂的最初成就——《春秋》第三节 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左传》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其他历史编纂第二编 中国史学的划时代之作——《史记》第一章 司马迁的时代与《史记》的成书第一节 天翻地覆的时代与“物盛而衰”的经历第二节 传之不朽的“绝唱第二章 《史记》的编纂特点第一节 “环北辰,共一毂”的架构第二节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的原则第三节 “以无数个人传记集合成一史”的成就第三章 《史记》的思想构成第一节 稽成败之理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第四节 崇货殖之富第三编 逐渐成长的汉唐之际史学第一章 断代为史的开端第一节 两汉之际的思想变异与《汉书》的成就第二节 断代本朝史与编年前朝史开篇第三节 《三国志》与《三国志注》第四节 诸家东汉史与《后汉书》第二章 史官建置与皇家修史第一节 设官修史制度形成第二节 南朝宋、齐书与北朝魏书第三章 史学范围空前拓展第一节 史独立为学,史书独立门类第二节 纪传、编年,角力争先第三节 反映社会风貌的各类著述第四节 少数民族史学崛起第四编 承前启后的唐前期史学第一章 “正史”独尊与唐初“八史第一节 设馆修“五代史第二节 《隋书》的特点与成就第三节 南朝梁、陈书与北朝齐、周书第四节 新修两晋南北朝史第二章 皇家修史制度化第一节 史馆修史制度的完善第二节 系统修撰本朝史的开端第三章 史学形成期的总结——《史通》第一节 《史通》的撰著与结构第二节 《史通》的思想体系第三节 刘知戏的史学贡献分支发展,各成系列第五编《通典》展示的史学新趋势第一章 《通典》的纂修与旨趣第一节 唐前期的典志纂修第二节 《通典》开出认识社会结构的新体系第三节 《通典》的性质与内容第二章 会要、会典的兴起与变异第一节 会要的创修第二节 会要的续修第三节 会典的出现与变异第三章 “融会错综,原始要终”的《文献通考》第一节 《文献通考》的编著与结构第二节 《文献通考》的旨趣:“推寻变通张弛之故第三节 明代续修《文献通考》第六编 修史制度的演变与国史的纂修第一章 宋代修史制度与国史纂修第一节 修史机构第二节 国史纂修第二章 辽、金、元修史制度与国史纂修第一节 辽代实录纂修制度化第二节 金代实录纂修制度化第三节 元代实录纂修制度化第三章 明代修史制度与国史纂修第一节 修史制度第二节 实录、“国史”的纂修第七编 日趋程式化的纪传体“正史第一章 唐、五代史的纂修与改写第一节 两部《唐书》纂修第二节 两部《五代史》比较第二章 “各与正统”的辽、金、宋史第一节 宋元之际的“正统”论辩第二节 辽、金史纂修第三节 宋史纂修与特点第三章 “国可灭,史不可灭”的元史第一节 “国灭史不灭”的提出第二节 《元史》纂修与得失第八编 编年史及改编各成系列第一章 《资治通鉴》与“通鉴”系列第一节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第二节 《资治通鉴》的特点第三节 《资治通鉴》的注释与订补第四节 “通鉴”系列的出现第二章 《资治通鉴纲目》与纲目系列第一节 《资治通鉴纲目》的特点第二节 纲目系列的形成第三章 《通鉴纪事本末》与纪事本末系列第一节 纪事本末的源起与独立第二节 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第九编 三大系列这外的史书撰述第十编 史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古典史学终结“史界革命”开始第十一编 从“以史经世”到“稽古右文”的清前朝史学第十二编 “增其新而不变旧”的清后期文学

节选

本教材从中国史学现状出发,自“史”的产生写至“新史学”的兴起与反思,回顾4000多年来史学发生、发展的过往来程,着重史学自身的演变特点与发展趋势。采取按时间跨度和按基本系列相结合的框架,把与史学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纳入史学发展演变之中叙说。对影响中国史学发展演进的基本问题,进行新的清理和探讨,注意总结其利弊得失。适合高校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需要,同时提出一些启发硕士、博士、博士后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