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建新
页数:3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519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综合利用文字文献与图像文献对《楚辞》意象生成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厘清“意象生成”的学理蕴涵与主要构成情况,展示《楚辞》作者取象、寄意特征及“意中之象”外化为“着意之象”途径,揭露《楚辞》意象视觉生成、观念生成、赋情生成、文本生成之状况,探明历代读者对《楚辞》意象的认识、阐释与再创造形貌,并将《楚辞》意象生成中的规律性认知置于文学史、意象史、艺术史中进行纵横审视,昭显其本体特征及其之于诗歌、中国文学及意象学的价值,从而初步解决了“善鸟香草何以配忠贞”这一重要学术难题,拓展《楚辞》学界的认知视野,完善诗学批评领域中的意象理论体系,为后继者提供较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作者简介
罗建新(1979—),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写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楚辞》学、中国古代图像文献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 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科研项目8项;出版《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中华书局2021年版)《谶纬及两汉政治与文学关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等著作3种;发表《“图注”之形态、特征及意义》《欧阳询辨伪》等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3项,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新华网、《澳门文献信息学刊》等30余家媒体转载推介。
目录
一、中国文学中作为创作技法的“香草美人”
二、中国文学中作为理解语境的“香草美人”
三、中国文学中作为批评标准的“香草美人”
四、《楚辞》意象:“香草美人”的源头
第一章 观物取象:《楚辞》意象的客体生成
第一节 取象的因由
第二节 《楚辞》的取象类型
第三节 《楚辞》取象特征及其成因
第二章 发愤抒情:《楚辞》意象的主体生成
第一节 《楚辞》创作主体寄意之原委
第二节 《楚辞》所寄主体之意
第三节 寄意方式与篇章命名
第三章 象意契合:观念领域中审美意象的生成
第一节 “引类”与“契合”
第二节 “契合”说的学理依据
第三节 《楚辞》之象与意的契合形态
第四章 意象经营:文本中作为符号的意象生成
第一节 “意象经营”说的原委及学理依据
第二节 《楚辞》文本中的意象位置
第三节 《楚辞》文本中意象组合
第五章 变乎骚——《楚辞》意象生成之于中国诗歌的意义
第一节 《楚辞》取象之于中国诗歌的意义
第二节 《楚辞》寄意之于中国诗歌的意义
第三节 《楚辞》之于中国诗歌转型的关键意义
结 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