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暇港回忆:一个赣西乡村若干年中的存在史记述研究

封面

作者:胡银根著

页数:155页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3077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交代暇港村概况后,按历史时间顺序来落笔内容。回忆所表达的主题是在人们回忆中展现出暇港村新中国成立前后综合历史的情况面貌,展现暇港村历史面貌中的画面感、过程感、事体感。具体来说,主题分两个方面:一是新中国成立前期暇港村凋敝不振的历史;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暇港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改变自我与家乡面貌的奋斗历史。

目录

第一章 暇港村概况 /001
一、地理方位/003二、气候/003三、建筑格局/00、村中水井水塘/014五、风水林/016六、农田水资源/017七、山地/018
八、物种/020
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前暇港村历史回忆/023
一、政治概况回忆/025
二、经济生活状况回忆/031三、妇女婚姻状况回忆/039四、教育状况回忆/042五、民俗状况回忆 /045六、情况回忆/053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暇港村历史回忆/055
一、新中国成立开始新生/057
二、两名暇港村藉志愿军战士参加抗美援朝英勇献身/05、妇女织布支援/058
四、暇港藉中央红军长征战士胡禄本的故事/058五、成立农民协会 /059
六、减租退租/060七、退租毁债/060八、财产登记/061
九、庵得(庵房)会议/061十、土地动 /062十一、土改之后会议多/065十二、成立互助组/065
十三、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0、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068十五、分给自留地 /070
十六、修凤形山水库(今“水坑水库”)、下山水库/071十七、集体会战横斗水库 / 071十八、积肥挖塘泥 /073十九、挖堂前土肥田/074
二十、南门风雪天积肥大会战/074二十一、皂港山开荒种红薯/075二十二、办村托儿所、幼儿园/076二十三、办夜校文化扫盲班/077
二十四、办暇港村南港小学、南港农业初级中学/078二十五、参加兴建龙门口水库/079
二十六、参加县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袁惠渠兴建/082二十七、村里留守妇女的贡献/083二十八、吃集体食堂 /084
二十九、修建龙门口引水渠道/088三十、兴建暇港下山水力发电站/089
三十一、南港与南安名称由来及南港与姚圩的分合 / 091三十二、1958年“扩社并队”与成立南港人民公社/092三十三、农户的口粮计划与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 /093三十四、20世纪60年代初南港小学部分经历回忆/094三十五、人民公社稳定时期的生产队情况与故事/096三十六、养牛、养猪与积猪牛栏粪/109三十七、交商品任务猪/110三十八、农户轮流集体放牛/111
三十九、参加炉前水库修建/111四十、六名上海知青来村/115
四十一、部分青年社员参加兴建“分文铁路”/11十二、政治夜校/117
四十三、村民兵建制与活动/117四十四、生产队集体的扫禁/118四十五、种豆子与卖豆子/120四十六、卖柴与卖木炭/121四十七、扳笋仔/123
四十八、生产队的农田面积、粮产量及公粮、征购粮/125四十九、村里的条件与大队赤脚医生/126五十、来村蹲点劳动的县社干部及工作印象/128五十一、清末民初出生的部分老人印象 /130
五十二、村风俗中的结婚、唱戏、人口登籍、打鼓与节庆概貌/133五十三、新中国成立后28年间暇港村人口变化情况统计/136
结束语 / 137
附录 / 139
附录1:1950-1978年暇港村人口变化的因素分析与结论/139
附录2:1950-1978年暇港村人口变化情况统计表/145
附录3:作者采访现场图片/148
参考文献/15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暇港回忆:一个赣西乡村若干年中的存在史记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