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军
页数:419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359786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图解》为编者研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读书心得,以及编者学第一希恕、刘渡舟等经方大家,并结合现代中医名家的部分学术思想而得出的理论总结。 《图解》中以伤寒诸邪为纲,对《伤寒杂病论》中涉及方药的部分条文进行品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从病邪的角度出发,力求给广大读者展现编者对《伤寒杂病论》中方证新的认知方法,希望能将中医“经方派”与中医“学院派”理论融合,让喜欢《伤寒杂病论》的中医爱好者不再感到无所适从。由于仲景方证多数涉及多个病因,故书中篇章分类以主要病因作为分类依据,如热盛津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主要是由于热盛津伤,故归属于热邪篇,但在阴虚篇中也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 《图解》主要适合中医莘莘学子学习,亦适合伤寒学说研究者、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人员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马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995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针灸本科,1998年至2001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攻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2001年毕业后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10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炎症性肠病,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临床疑难杂病。近年来发表论文5篇,主持、参与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如参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关系的临床研究”及”扶正养阴方与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用对晚期肝癌的疗效研究”,任第二负责人。主持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健脾益气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干预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项目进展顺利。
本书特色
1.实用性强,多角度深入研读中医经典
本书为编者研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读书心得,以及编者学习胡希恕、刘渡舟等经方
大家,并结合现代中医名家的部分学术思想而得出的理论总结。
2.系统性强,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方药理法
仲景方证多数涉及多个病因,故书中篇章分类以主要病因作为分类依据,如热盛津伤的白
虎加人参汤证,主要是由于热盛津伤,故归属于热邪篇,但在阴虚篇中也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
目录
“六经辨证”的实质内涵
《伤寒杂病论》之气血津液观
药性感悟
第一篇 风寒篇
第一章 风/风寒表邪
麻黄汤
葛根汤
桂枝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第二章 风寒兼气逆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葛根加半夏汤
第三章 风寒兼津液虚
栝楼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四章 风寒兼阳虚/里寒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乌头桂枝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第五章 风寒兼里热
桂枝二越婢一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大青龙汤
第六章 风寒兼水湿痰饮
小青龙汤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柴胡桂枝汤
……
第二篇 风湿(水)篇
第三篇 热邪篇
第四篇 寒邪篇
第五篇 阴(津液/血/精)虚篇
第六篇 水湿痰饮篇
第七篇 瘀血篇
第八篇 寒热错杂
第九篇 气血失调
第十篇 气机逆乱
第十一篇 虫、疮疡及痈脓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