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柯君
页数:308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8022864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nbsp; 言
奥地利《女性杂志》称21世纪为“女人的时代”,在许多领域里,妇
女在社会与感情发展上大大超过了男人。女人依靠男人而生活、为男人而
生活的时代早已结束了。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在《女性大趋势》中说:
“未来最主要的趋势之一,就是不管男性或女性,都将受到女人改变世界的
影响。”现在,很多职业的性别特征已越来越不明显。在政界、商界、学术
界以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群中,到处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在今天,女人
的成功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追求成功
和卓越是要付出代价,付出努力的。一个优秀的女人的成长,和良好的家
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塞德兹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
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父
母的素质和灌输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认为,虽说男孩与女孩都是家中宝,可在行为方式等方面毕竟不
同,其差异一般会体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等各种行为上。父母要充分利
用女孩早期的行为优势和特点来进行引导和开发,不要扭曲女孩独有的特
性,把她培养成“阳盛阴衰型”的“假小子”或“野蛮女友”;而是让她成
为一个充满智慧、性格迷人、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实力派淑女”。
把女孩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英才,是家长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而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遵循科学的家教原则,采用合理的家教方法,是
培养优秀女孩的关键。
促进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应当是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
教育的孩子。女孩有着她们先天的性别特征。所以,每个爸爸妈妈给予女
儿们的应该是完全具有符合她们需要的爱和哺育。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爱要及时、适量、得体。给孩
子最得体的教育,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教子不
是一味地讲教训、说道理、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简单地耳提面命。父
母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以为孩子提
供良好的情感环境,以一种孩子能承认接受的方式支持她,以最大限度地
激发她的潜能,为她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养最优秀的女孩》一书,广泛借鉴世界各国最先进的家教理念,吸
收最新的家教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精当的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从帮助孩
子克服女性常见的弱点、培养女儿追求卓越人生的基本能力、让女儿拥有
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和塑造女儿特有的女性气质和魅力等方面,对如何培养
最优秀的女孩提出了全面的指导原则和实用的参考方法,让家长通过自己
的点滴努力,轻松地帮助孩子校正成长的方向,发挥独特的潜质,成为追
求卓越、全面发展的优秀女孩!
帮助女儿摆脱懦弱的个性
懦弱就是软弱,不坚强。通常指那些做事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而又小
心谨慎的人。谦让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谦让过了头,就变成了懦弱,对于
懦弱者来说,该反抗的不反抗,不该忍的也都忍了,于是妥协再妥协,就
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主旋律。
懦弱的人内心深处经常处于恐惧的状态,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足够的勇
气,连一些很正常的事情也不敢去做。即使是自己很熟悉的事情,也会担
心出意外。缺少勇气和胆量,面对任何艰难、危险的事情都没有自信心,
自己信不过自己,缺乏判断力,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敢断然
作出决定。在生活中他们常常是被动的,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稍遇挫折或
危机,就会全线崩溃。
个性懦弱的人,他们无论说话、做事,还是待人接物都显得谨小慎微,
缩头缩脑,卑躬屈膝,总是怕做错什么,生怕树叶掉下来打着自己的头,
不敢越雷池半步。由于过分担心害怕,所以做起事来犹犹豫豫,效率特别
低。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尽量少做事,或者不做事。
懦弱的人意志薄弱、缺乏敢作敢当的勇气,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惊慌失
措。他们信不过自己,也信不过别人。他们不敢冒风险,不敢去和一切艰
难困苦、邪恶势力作斗争。不仅做事缺乏勇气,而且毫无决断力,只会一
味承认自己低劣、错误、过失或失败,并忏悔、自责、贬低,甚至摧残自
己。
一个人如果太懦弱,容易给人一种弱者的印象,觉得你好欺负,于是
你就会经常受到别人言语或行动上的戏弄与欺侮,因为有些人的确存在着
欺软怕硬的毛病,他们总想凌驾于弱者之上,处处想占弱者的便宜。而懦
弱的人则大都是一些温厚善良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人”,他们因为
一切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不施手段,不会拒绝人家,所以反而常被坏人
利用。不要以为事事顺从别人的意旨,别人便会对你情深义重,恰恰相反,
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往往会被人不屑一顾。如果你不能为争取自己的权益据
理力争,而表现出懦弱的一面,你就会发觉有人很快就会骑在你的头上。
一条再粗硬的绳子也会因其柔弱的部分而折断,所以人不能无端示弱,除
非他另有所图。没有天生懦弱的性格,如将其作为借口是极不明智的。一
旦形成了懦弱的习惯,再想变得坚强也将无能为力了。
怯懦是成功的头号敌人,超级对手。怯懦阻止人利用机会,破坏人的
身体器官的功能,耗损人的精力,使人生病、短命。胆怯是一种心理气质,
它能解释为什么会有经济衰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凡人不能成功,在遭受
挫折后没有收获,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懦弱的心理弱点呢?
].不要把女孩当作弱者
自古以来,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男人和女人就有了泾渭
分明的审美标准:男人魁梧,女人苗条;男人潇洒,女人漂亮;男人意志
如钢,女人柔情似水;男人长于进攻,女人善于退守;男人勇猛,女人温
柔;男强,女弱;男主,女从……在这种审美观念的驱使下,从古时候起,
孩子一生下来,男孩和女孩就受到不同的待遇。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口
头上也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是,在父母的潜意识里,男孩
和女孩的性格和气质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小时候,父母给男孩子玩的玩
具主要是枪,拿着这些枪,男孩子们成天是冲啊杀啊。总是以强悍勇敢的
姿态出现;而女孩子呢,父母们给的玩具则全是娃娃:布娃娃,会说话的
娃娃,会唱歌跳舞的娃娃……女孩子每天哄着这些娃娃玩,总是以温存柔
弱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果有哪个男孩子要是让爸爸妈妈给买娃娃,
肯定会遭到严厉地训斥;假如有哪个女孩子要是向爸爸妈妈要冲锋枪的话,
肯定也会遭到无情地拒绝。
在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要是男孩子跌倒在地,父母会鼓励说:“男子
汉,不哭。勇敢点,自己爬起来!”而女孩子要是跌倒在地,爸爸妈妈一般
是立即惊呼着跑上前,赶紧疼爱地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边哄边替她擦
干眼泪。
男孩子要是淘气,做出出格的事。父母可能会说:“男孩子小时候淘
气,长大了会有出息!”而女孩子要是淘气的话,父母很有可能会训斥说:
“疯疯癫癫的,女孩子没个女孩子样!”
从古至今,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听到父母对男孩的谴责“你哪里像个
男孩”的很少;而对女孩的训斥“你哪里有个女孩样”,却是不绝于耳。在
古代社会,人们给做儿女的制定了许多要共同遵守的“家训”、“家规”、
“家法”、“家诫”等。除此以外,还又专门给女子制定了不少的“女诫”、
“女训l,,,要求女人恪守。现在,虽然社会上没有人专门给女孩制定什么
“女儿经”之类,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男孩的约束要比对女孩的约束少
得多,对男孩要比对女孩宽容得多。这实在是不合理的。
家庭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第一个“加工厂”,父母是孩子们性格和气质
的第一位“雕塑师”。在上述这样的“加工厂”里,在这样的“雕塑师”手
下,男孩势必要比女孩勇敢、坚强、自信,而女孩只能是怯懦、软弱、自
卑。因为父母的种种做法和想法实际上就给了孩子们一种“暗示”,有意无
意地压制了女孩子自身的发展。
实际上,许多优秀品质本来是人类共有的,诸如勇敢、坚强、自信等,
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男孩具备,女孩也应当拥有。我们有些女孩子,
之所以怯懦、软弱、缺乏自信,并不是从娘肚子里带来的,不是天生的,
而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作用的结果,是传统的社会文化熏陶而成的。
父母作为孩子们的首任教师,作为孩子性格和气质的第一个“雕塑
师”,在孩子性格、气质的形成和才能的发展上起着奠基的作用,应当自觉
地清除头脑里的陈旧的审美观念,树立崭新的审美标准,在日常的家庭生
活和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女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性格和
气质,使她们的人格得到完善,使她们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为造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