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陵
页数:312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2181598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邱熺,广东南海人,中国接种牛痘和传播牛痘术的先驱。他主持广州牛痘局40多年,为数百万人接种牛痘;他撰著《引痘略》,将西洋牛痘新法安顿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之中,此书前后被翻刻近百种,流布全国,《引痘略》的传播也即牛痘术的传播;他还传徒授子,将牛痘术由南向北扩展,使牛痘术遍及大江南北。
作者简介
李陵,历史学博士、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出版著作《帝国衰颓与守道救时:唐鉴与晚清理学复兴研究》,发表《唐鉴讲学京师与晚清理学群体的形成》《〈清学案小识》:一部饱受争议的晚清学术史》等多篇论文。
本书特色
在鸦片战争以前接受西方科技文化的中国人中,他很少被提及;在中国医学史上,他也被视为边缘人物;即使方志也未为他立传,甚而对他进行诬蔑;后来的西方医生更对他所倡导的理论不屑一顾。然而他却利用所学到的西方牛痘术拯救了万千生灵,利用他的理论使这一技术在中国得到推广,并最终使所有中国人摆脱了天花之毒害。仅此而论,不管是在近代医学史上还是在明清西学东渐史上,其功绩无人能比。他就是广东南海人邱熺。本书是邱熺的传记,着重分析邱熺对牛痘在华传播的历史功绩。
目录
第一章 天花与人痘接种术
第一节 天花概述
一、何谓天花?
二、天花的传播
三、天花的危害
第二节 天花的预防:人痘接种术
一、人痘接种术的发明
二、清皇室与人痘接种术
三、人痘接种术的对外传播
第二章 牛痘东来与初遇牛痘
第一节 詹纳与牛痘接种术
一、詹纳其人
二、牛痘接种术的实验与发明
第二节 牛痘接种术的东来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尝试
二、巴尔米斯医疗队的成功传入
第三节 邱熺与牛痘相遇
一、邱熺生平
二、君是众人之母
第三章 投身痘局与首席种痘师
第一节 英国医生亚历山大·皮尔逊
一、亚历山大·皮尔逊
二、《暎咭唎国新出种痘奇书》
第二节 十三行行商与牛痘新法
一、行商与牛痘新法的引进
二、创办牛痘局
三、传牛痘术入京与赋诗赞誉
第三节 牛痘局首席种痘师
一、主持牛痘局
二、人痘术与牛痘术之争
三、洋痘释疑
第四章 著书立说与牛痘术的推广
第一节 撰著《引痘略》
一、《引痘略》的编撰背景
二、《引痘略》的主要内容
三、《引痘略》的书写特色
第二节 《引痘略》的影响与《西洋种痘论》
一、《引痘略》翻刻成风
二、《西洋种痘论》
第三节 达官闻人的背书:《引痘题咏》与牛痘术的推广
一、达官贵人的背书
二、文人绅士的颂扬
第五章 传徒授子与牛痘术的传播
第一节 弟子传牛痘术人闽入川与子承父业
一、陈碧山传牛痘术入闽
二、张崇树传牛痘术入川
三、邱昶子承父业
第二节 弟子传牛痘术入湘
一、李翘楚一脉在湘传播牛痘术
二、罗如锦一脉在湘传播牛痘术
三、谭服思在湘传播牛痘术
第三节 牛痘术由粤传入北方
一、牛痘术入京师
二、河南牛痘局
三、牛痘术传直隶
第四节 牛痘术传江南
一、牛痘术在江苏的传播
二、牛痘术在安徽的传播
三、牛痘术在浙江的传播
四、牛痘术在上海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节 天花概述 考虑了世卫于1958年启动、1967年强化的扑灭天花行动的发展与成效后……我们在此宣布:人类已经摆脱了天花的缠绕——一种自文明初启便导致数以万计人死亡、失明、毁容的疾病;一种在10年前仍肆虐亚非与南美的疫症。 ——世界卫生组织WHA33.3决议案 1980年5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十三届大会上宣告,危害人类千年以上的天花已被消灭,并将1979年10月26日命名为世界天花绝迹日。①天花,是世界上第一种被永久根除的烈性传染病。在被彻底消灭之前,它至少困扰了人类3000年。在17世纪和18世纪,天花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传染病,仅20世纪,它就导致了3亿一5亿人死亡。天花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它曾与鼠疫、霍乱同为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只是偶尔出现,天花几乎是年年流行,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死神的忠实帮凶。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病毒等带来的瘟疫作斗争的历史,病毒等带来的瘟疫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由此,我们进入历史深处,了解一下曾经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天花。 一、何谓天花? 天花(Smallpox),因病人感染天花病毒之后几乎全身所有的部位都可能会出现斑点,如同天女散花状,故称之为天花。它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virus)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①,染病后死亡率高。 天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为双链DNA病毒,它的基因组是所有感染人类的病毒体中最大的,病毒呈卵形或砖形结构,直径约为200纳米。与其他大多数DNA病毒不同,天花病毒不在易感细胞的细胞核中复制,而在细胞质中复制。天花病毒没有牲畜宿主,它的感染对象仅限于人类,流行季节主要在春夏两季。传染途径分为接触传染和飞沫传染两种,飞沫传染为最主要方式,即天花病毒通过气溶胶(飞沫)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病毒通常存在于天花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中。感染者谈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便以细小气雾状颗粒形式被排出,易感者吸入后便会感染。有研究显示,可能几个天花病毒粒子就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让人发生感染,所以传染性很强。在气溶胶传播之外,恢复期患者皮损脱落的结痂中也存在病毒,即直接接触天花患者的痘痂、脓汁甚至衣服、被毯等也会被传染。天花病毒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摄氏55度状态下受热30分钟,才会失去活性。①但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天花病毒有毒力不同的两型病毒株,毒力强的病毒引起正型天花,即典型天花;毒力弱的病毒引起轻型天花,即类天花。感染病毒后出现的天花,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大天花、中天花和小天花。大天花、中天花和小天花的病症完全相同,传染方式也一模一样。它们的区别在于感染大天花的患者大约百分之二十至四十会死亡,中天花的致命率约为百分之十二,而感染小天花的只有百分之一有生命危险。 天花病毒被易感者吸入后,会植入呼吸黏膜,造成感染。病毒随后会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并在这里复制增殖,在随后的三四天,病毒会进入血液,出现病毒血症,但这时候感染者没有症状。之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全身器官,在脾脏、骨髓和淋巴结中继续复制增殖。随着病毒的继续复制增殖,8-10天后,感染者就会出现高热和病毒血症,人体白细胞内的病毒也会随着血液循环到真皮和口腔黏膜下的小血管,并感染邻近细胞。这时,皮肤上会出现皮疹损伤,随后发展成水疱、脓疱。因病毒在略低于37℃的温度下复制增殖更快,所以皮疹损伤在脸部、手部和腿部分布更加明显。而口咽部因为没有角质层,损伤很快会形成溃疡,并释放出大量天花病毒到唾液中,这个时期唾液中病毒滴度最高,因此患者的传染性也最强。 P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