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散文集:北京你好

封面

作者:舒乙

页数:274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001484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舒乙先生生活在北京,热爱北京,对北京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墙都有着细腻的观察和珍爱。本书里既有舒乙对胡同、四合院等北京老城保护的呼吁和建议,也有对北京美丽山水、传统吃食、艺术绝品的回忆和赞赏。这些文字对我们响应北京文化内涵挖掘,响应胡同文化挖掘,对响应中国乡愁的塑造都提供了一个样板。

作者简介

舒乙(1935—2021),北京人,著名作家老舍之子。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馆长,作品曾获《十月》散文奖、“杜康散文奖”、“海峡情征文奖”、“满族文学奖”等奖项。1995年以后开始从事绘画,曾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劭南,资深媒体人,北京市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著有《当代北京婚恋史话》《当代北京丧葬史话》《当代北京社会保障史话》《当代北京理财史话》《当代北京连环画史话》《遇见王叔晖》。

本书特色

胡同、四合院全拆掉不成,维持现在这个破样也不成,老百姓不改善居住条件 不成,不维护北京的历史文化特征和个性 不成。 的办法,就是及早集思广益,成立专门的规划、文保联合专家班子,创造各种样板,借鉴伦敦、巴黎、京都、罗马、圣彼得堡的好经验,走一条自己的路,让老百姓、知识分子、领导、子孙后代,方方面面都满意。 本书讲述了北京的名吃、名景、名街,让人民 真实的了解北京的过往。

目录

北京的春节 [ 1 ]

吃春饼 [ 5 ]

芥末墩儿 [ 9 ]

家制年菜五则 [ 13 ]

榆钱儿糕和藤萝饼 [ 16 ]

北京,什么样 [ 19 ]

故乡的水 [ 26 ]

发现北海 [ 34 ]

从景山顶上往下看 [ 46 ]

北京最美的街 [ 50 ]

登钟楼赏飞鸽 [ 53 ]

一段漂亮街墙的命运 [ 57 ]

寻觅几位法国友人在京足迹 [ 61 ]

呼吁保护崇内九座中西合璧近代小楼 [ 72 ]

拯救和保卫北京胡同、四合院 [ 78 ]

小院的悲哀 [ 86 ]

“辟雍”之美甲天下 [ 92 ]

泄露天机的雍和宫 [ 98 ]

一座很多皇帝登临过的小山 [102]

田义墓的石刻装饰艺术绝品 [108]

法海寺壁画 [115]

明代主题壁画惊现承恩寺 [119]

废寺 [126]

洋日晷 [131]

漫步在西山山脊 [134]

又见一座北京古桥 [138]

香山前区 [141]

宏伟的“黄肠题凑” [151]

京城十五块有藏文的石碑 [156]

藏式建筑——京城的精彩 [178]

在山野中看北京长城 [188]

塞外胜境承德 [193]

围场的石碑、草原、森林 [212]

京杭大运河,残缺的辉煌 [225]

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 [242]

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 [258]

重新理解大运河是保护和“申遗”的关键 [270]

节选

北京,什么样四合院的“肺泡作用”北京最漂亮的景致是站在景山顶上往下瞧。从前,你会大吃一惊:北京的树真多!除了故宫的一大片黄瓦外,其他的地方,几乎全是绿的。绿色的空当里露着小四合院的灰瓦顶。这个印象和平常在小胡同里得到的印象正好相反,平常觉得北京城里的树似乎并不多。闹了半天,北京家家有树,全在四合院里,长大之后,蹿过房顶,像每个院里都有几把大伞。由高处往下一看,北京是一片绿。这是北京一绝!北京城的奠基者们早在八百年前就有了“环保意识”:给每个小家庭都配备了空气净化器,宛如无数的肺泡,自我调节,空气永远是清新的,天永远是蓝色的,任何时候,站在大马路上,一抬头:西山、北山,就在眼前,青青的,美啊!多聪明!北京人的宠物是枣树、柿子树、核桃树、香椿树、夹竹桃、石榴树,还有菊花和各样小草花,像草茉莉、指甲草、死不了儿、玉簪棒儿,等等。家家都有,家家!因为家家都有院子啊。上面说的那些树,那些花草,家家都要种上些。所以,从景山上往下看,北京的绿树相当多。甚至从现代观点上看,对一个大城市来说,这一招都称得上是很高明的。显然,自我调节率、自我净化率越高的城市,其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越称得上是先进的、干净的城市。而北京城原来的总体构思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的,起码,对空气、对水质,四合院和它里面的绿树、花草有这种高超的净化功能。这说的是以前。由于人口的剧增,四合院内人口爆满,搭满了小房小棚,树木被砍伐,花草无处可栽。“物种竞争”在四合院里有惊人的表演。其结果是北京的“肺泡”没有了,北京得了“肺气肿”,北京人自己惩罚了自己。从景山上往下看,灰色增加,绿色减少,不是刮风下雨后,甭想再看见西山、北山。保护四合院,就是保护北京城的自我净化功能。四合院是北京城的标志能把北京和伦敦、巴黎、东京区别开的是紫禁城和四合院。光有紫禁城构不成一个城市。没有四合院就没有北京城。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四合院。保护四合院就是保护北京的古都风貌。从保护四合院的角度上看,北京的原貌正在消失。而且是以极快的速度在消失!随着大片的危旧平房改造任务的落实,四合院消失的现实也越加严酷。所以,眼下,对北京城来说,是个历史的关键时刻。搞得好,北京城的古都风貌能保存下来;搞不好,它将被断送掉,就在这一两代人的手里,而且,不可逆转,成为永久的遗憾。城市现代化和保护古都风貌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政府决定设立几片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区。这一决定很好。关键是要确实保障这一决定能得到彻底贯彻,在保存区内绝不建设楼房。这仅仅是第一步。还应制订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区的改造计划,分期分批地清理、翻建那里的四合院,使之恢复原貌。这实际上是一个保存区的移民计划,将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区内的现有居民有计划地、定向地向城外疏散五分之四,留下五分之一,腾出四合院内的地面和空间,以便种花植树,房子则需原样翻建,外部模式不变,仍是灰色,内部装修和设施则应现代化,每院安排一户或少数几户居住。相应地,在城外应做出规划,分期分批建设新住宅楼群,安排迁出的那部分四合院的居民。只有这样才能将保护四合院和胡同保存区的工作落到实处,而且将这一工作融合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去。另外一点也不容忽视,那便是注意在非保存区内挖掘可保留的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四合院。实际上,这是把旧城区危旧平房改造工作放在文化视野中去审视的问题。据统计,北京市内有三千多个文物点,如何保护它们是个极大的问题。拆一个便少一个,毁一个便永远消失一个,就是这么现实!现在,面对分期分批改造危旧平房,倒是把保存在其间的文物点提到了日程上,是个好时机。绝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应该早日做出每一片的规划,确定整体推平之后,翻建保留哪些文物点。总之,这不只是一个建设问题,而是一个有人文含义的特殊工程。是金子,是珍珠,就应该去淘,去采,细心地,精心地,小心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散文集:北京你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