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面向智慧物流的人机服务隐式互操作

封面

作者:李文锋,杨林

页数:15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80898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工业物联网中人与 AGV 等物流资源联合作业为背景,开展了人机服务隐式互操作方法、调度算法等的研究与分析,期待提升少人化物流系统的宜人性、节拍均衡性,提高响应效率。全书共8章,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服务、人机隐式互操作机理与模型、服务发现与选择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和相关工程领域的科研技术工作者的参考书,帮助其了解未来智能工厂中物流系统的改进途径以及智能物流的人机服务共融技术。

作者简介

李文锋,武汉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自治系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双法”研究会多式联运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物流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及港航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理事长, IEEE 高级会员,IEEE SMC 武汉区分会主席及IEEE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物流自动化专业协会共同主席。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先后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6本、教材2本,有300余篇次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

本书特色

本书可以帮助高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系统掌握智慧物流人机隐式互操作的原理、建模方法及应用策略,了解智慧物流人机服务互操作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掌握智能工厂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改进途径和自主智能调度方法。本书对推广、提升工业物联网环境下智能物流及人机服务共融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智慧物流服务与人机隐式互操作/1

1.2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

1.3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4

1.4本书的主要创新点/7

第2章人与工业物联网服务互操作相关理论/10

2.1人机互操作的服务集成/10

2.1.1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工厂特征/10

2.1.2人与工业物联网环境集成理论/11

2.1.3以人为中心的工业物联网架构相关研究/12

2.2人机互操作的服务发现/14

2.2.1人与工业物联网环境隐式服务交互理论/14

2.2.2人机互操作的服务拥塞问题相关研究/15

2.3人机互操作的服务连接/18

2.3.1人与工业物联网设备连接特征/18

2.3.2工业物联网设备对设备无线连接理论/19

2.3.3隐式社会关系辅助的设备连接策略相关研究/20

2.4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21

2.4.1人机互操作的服务封装与互操作技术/21

2.4.2人机互操作的服务拥塞问题/22

2.4.3人机社会化属性对工业物联网服务连接的影响/22

2.5本章小结/23

第3章人与工业物联网服务集成与互操作架构/24

3.1引言/24

3.2以人为中心的工业物联网架构/25

3.2.1人与工业物联网环境的互操作模型/25

3.2.2社会化设备对设备工业物联网架构/27

3.2.3以人为中心的智能车间物流案例/30

3.3人机互操作的服务集成技术/32

3.3.1人的服务模型/32

3.3.2人的服务互操作参数封装/34

3.3.3社会化设备的服务模型/36

3.3.4社会化设备的服务互操作参数封装/38

3.3.5参数触发的人机服务集成技术/40

3.4人机互操作的服务按需集成案例/43

3.5本章小结/47

面向智慧物流的人机服务隐式互操作目录第4章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的人机隐式交互机理/48

4.1引言/48

4.2智能物流的人邻近服务发现机制/48

4.3人机互操作的服务拥塞问题/50

4.4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的人机隐式交互机理/52

4.4.1智能工厂无线通信网络与隐式社会关系/52

4.4.2社会关系辅助的人机设备无线连接机理/54

4.4.3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化无线网络模型/57

4.4.4以人为中心的移动交互系统模型/60

4.5人机隐式互操作关键技术/62

4.5.1人机互操作的服务直接引用范式/62

4.5.2人机互操作的记录分布式存储技术/63

4.6本章小结/65

第5章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物流服务建模/66

5.1引言/66

5.2工业物联网服务多代理架构/66

5.3位置约束的多代理系统模型/69

5.4人机服务需求人工势场模型构建/71

5.4.1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人工势场建模/71

5.4.2用户邻近服务时空划分模型/75

5.5本章小结/77

第6章按人需求的目标服务发现方法/78

6.1引言/78

6.2服务代理网络内服务节点发现技术/79

6.3位置触发的按需服务发现算法/81

6.4方案性能评估与分析/84

6.4.1场景描述与仿真环境/84

6.4.2方案评估指标与理论分析/86

6.4.3计算结果分析/88

6.5本章小结/92

第7章隐式社会关系辅助的人机服务连接优化策略/94

7.1引言/94

7.2人机混杂网络的隐式社会关系构建方法/95

7.2.1隐式社会关系挖掘的社区和中心度指标/95

7.2.2隐式社会关系及人机互操作数学模型/96

7.2.3隐式社会关系的随机接触构建算法/98

7.3隐式社会关系辅助的服务连接能耗优化策略/103

7.3.1目标服务连接的邻居探测能耗问题描述/103

7.3.2隐式社会关系辅助的服务连接算法/105

7.4方案性能评估与分析/110

7.4.1仿真数据与真实数据集/110

7.4.2方案评估指标与影响因素/113

7.4.3计算结果分析/114

7.5本章小结/119

第8章智能车间物流的人机联合作业生产调度案例/120

8.1引言/120

8.2Andon系统中人机隐式互操作/120

8.2.1工业4.0车间物流Andon系统/120

8.2.2Andon系统中人的信息集成/121

8.2.3Andon系统中人机生产异常/122

8.2.4生产异常触发的隐式人机互操作/123

8.3隐式互操作模式下人与AGV协同搬运案例/125

8.3.1关键技术在人机协同搬运中的应用/125

8.3.2人机隐式互操作仿真平台架构/129

8.3.3人与AGV协同搬运的性能分析/132

8.4本章小结/137

参考文献/138

附录/154

附录A人与AGV协同搬运的车间布局及隐式关系示例/154

附录B主要数学符号/15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面向智慧物流的人机服务隐式互操作》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3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