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宏智
页数:25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220632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目录
绪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一、动物病理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二、动物病理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三、动物病理的课程性质与学习任务四、学习动物病理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五、动物病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复习思考题】第一篇 基础病理第一章 疾病概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疾病学基础知识一、疾病的概念与特征二、疾病的分类三、疾病的经过和转归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一、疾病发生的外因二、疾病发生的内因三、疾病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四、疾病发生的诱因第三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二、致病因素在体内的蔓延途径三、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充血一、动脉性充血二、静脉性充血第二节 出血一、出血的原因与类型二、出血的病理变化三、出血对机体的影响第三节 血栓形成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二、血栓形成过程与血栓形态三、血栓对机体的影响与结局第四节 栓塞一、栓子的运行途径二、栓塞的类型第五节 梗死一、梗死的原因与形成条件二、梗死的类型与病理变化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与结局【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水代谢与酸碱平衡障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水代谢障碍一、水肿二、脱水第二节 酸碱平衡障碍一、酸碱平衡的调节二、酸碱平衡障碍的类型【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缺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缺氧的原因与类型一、低张性缺氧二、血液性缺氧三、循环性缺氧四、组织中毒性缺氧第二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与代谢变化一、机能变化二、代谢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发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一、发热激活物二、内生性致热原第二节 发热的发生机理一、中枢发热介质二、发热体温上升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三节 发热的过程与热型一、发热过程二、热型第四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机能与代谢变化一、机能变化二、代谢变化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休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发生原因和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二节 休克一、休克的原因与分类二、休克的发展过程与机理三、休克时主要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组织损伤与修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组织损伤一、萎缩二、变性三、坏死第二节 代偿与肥大一、代偿二、肥大第三节 再生与修复一、再生二、创伤愈合三、钙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炎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炎症发生的原因一、外源性致炎因素二、内源性致炎因素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一、炎症的局部表现二、炎症的全身反应第三节 炎症介质一、细胞源性炎症介质二、血浆源性炎症介质第四节 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一、变质性变化二、渗出性变化三、增生性变化第五节 炎症的经过与结局一、炎症的经过二、炎症的结局第六节 炎症的分类一、变质性炎二、渗出性炎三、增生性炎【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九章 肿瘤【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肿瘤概述一、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二、肿瘤组织的代谢特点三、肿瘤的生长速度与生长方式四、肿瘤的转移五、肿瘤的分类与命名六、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七、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第二节 肿瘤发生的原因与机理一、肿瘤发生的原因二、肿瘤发生的机理第三节 畜禽常见的肿瘤一、良性肿瘤二、恶性肿瘤【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二篇 器官病理第十章 心脏疾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心包炎一、病因与机理二、病理变化三、结局与对机体的影响第二节 心肌炎一、病因与机理二、病理变化三、结局与对机体的影响第三节 心内膜炎一、病因与机理二、病理变化三、结局与对机体的影响【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 血液与造血器官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贫血一、病因和类型二、病理变化三、对机体的影响第二节 脾炎一、分类与病理变化二、结局与对机体的影响第三节 淋巴结炎一、分类与病理变化二、结局与对机体的影响【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 呼吸器官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肺炎一、支气管性肺炎二、纤维素性肺炎三、间质性肺炎四、异物性肺炎第二节 肺气肿一、肺泡性肺气肿二、间质性肺气肿三、肺气肿对机体的影响与结局【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 消化器官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胃肠炎一、胃炎二、肠炎第二节 肝炎一、传染性肝炎二、中毒性肝炎第三节 黄疸一、胆色素的正常代谢二、黄疸的病因、类型和发生机理三、黄疸对机体的影响【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四章 泌尿与生殖器官疾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肾炎一、肾小球性肾炎二、间质性肾炎三、化脓性肾炎第二节 子宫内膜炎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三节 乳腺炎一、病因和发病机理二、类型和病理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五章 神经器官疾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神经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一、神经细胞的变化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化三、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四、脑脊液循环障碍第二节 脑炎一、非化脓性脑炎二、化脓性脑炎第三节 脑软化一、马中毒性脑软化二、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三、鸡营养性脑软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三篇 疫病病理第十六章 细菌性传染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炭疽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二节 巴氏杆菌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三节 沙门杆菌病一、猪沙门杆菌病(猪副伤寒)二、鸡沙门杆菌病(鸡白痢)第四节 大肠杆菌病一、猪大肠杆菌病二、禽大肠杆菌病第五节 布氏杆菌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六节 猪丹毒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七节 结核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八节 链球菌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九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七章 病毒性传染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口蹄疫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二节 狂犬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三节 痘症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四节 牛病毒性腹泻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五节 猪瘟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六节 猪繁殖埠粑障碍综合征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七节 鸡新城疫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八节 鸡马立克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九节 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十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十一节 禽脑脊髓炎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十二节 禽流感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十三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四节 鸭瘟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五节 鸭病毒性肝炎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十六节 小鹅瘟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十七节 犬瘟热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十八节 兔病毒性出血症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八章 霉形体与真菌性传染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霉形体病一、猪霉形体肺炎二、鸡败血霉形体感染三、羊霉形体病第二节 放线菌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三节 曲霉菌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十九章 寄生虫病病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绦虫蚴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类型与病理变化第二节 旋毛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三节 住肉孢子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四节 球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五节 猪弓形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六节 鸡住白细胞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七节 鸡组织滴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八节 梨形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第九节 肝片吸虫病一、病原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四篇 动物病理诊断技术第二十章 尸体剖检技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第一节 尸体剖检概述一、尸体剖检的目的与意义二、尸体变化三、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四、尸体剖检记录与剖检报告第二节 尸体剖检术式一、牛的尸体剖检术式二、猪的尸体剖检术式三、禽的尸体剖检术式第三节 病理材料的采取和送检一、病理组织材料的采取和送检二、微生物检验病料的采取和送检三、中毒病料的采取与送检【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实验项目指导实验一 动物机体屏障机能的观察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复制实验与病变观察实验三 组织损伤和修复的病变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四 炎症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五 肿瘤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六 心脏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七 造血器官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八 呼吸器官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九 消化器官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十 泌尿生殖器官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十一 细菌性传染病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十二 病毒性传染病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十三 霉形体与真菌性传染病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十四 寄生虫病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实验十五 尸体剖检实训实验十六 动物病理组织切片实训附录 动物病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供参考)参考文献
节选
《动物病理》针对畜禽疫病病理诊断等职业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为适应现代畜禽养殖生产与疫病防治行业人才培养需要而编写。全书将动物病理分为基础病理、器官病理、疫病病理三大模块,并介绍了尸体剖检技术。书中所选病变典型,各校可根据其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需要确定讲授内容。《动物病理》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附有丰富的实验实训项目和复习思考题。书中附有黑白与彩色病理图片,直观性强,便于学生识别和掌握。《动物病理》还在部分章节中增加了“知识链接”,借以拓宽教材内容的知识面,增强实用性。 《动物病理》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宠物养护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兽医临床工作者,以及动物检疫与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