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良才著
页数:248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11887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p> 韦多情。男。现居北京。
有过一些经历,谈过几场恋爱。像一些
人一样,从童年到青春期到大学毕业,经历
了找皮筋做弹弓砸人玻璃暗恋女孩忧郁悲伤
以及流浪未遂……曾沉迷于村上春树难以自
拔,又被米兰·昆德拉弄的满身轻伤,最后
老老实实坐在电脑前成为成为IT一员,偶尔
走神去一趟西藏和尼亚加拉大瀑布……
现在最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睡懒觉看片子
以及恋爱,和深爱的人面朝大海,晒着太阳
慢慢老去……
相关资料
第一章 忠诚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忠诚是一种物质,能带来自我满足、自我尊重,是伴随我们的精神力量。忠诚是一种信仰,它可以引导无形的自我,在不断的付出中获得财富、声望和荣誉。德国有一位尽职的扳道工。有一次,他接到通知,有两列火车即将通过火车站,让其中一列扳道岔。就在准备扳道岔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站在铁轨上玩,对即将驶来的火车毫无察觉。一念之间,他想跑过去,抱出孩子。但如果救出孩子再回来扳道岔,就来不及了,两列火车相撞可能会造成数百人伤亡。危急关头,扳道工对孩子大吼一声:“快趴下!”随即迅速扳好道岔。火车呼啸而过。扳道工瘫倒在地,不敢看对面的铁轨,但是孩子还活着。原来,孩子听列父亲的呼喊,马上趴在了铁轨中间,火车驶过,孩子毫发未损。这件事被德国皇帝知道了,他认为扳道工十分了不起,不仅褒扬了他,还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当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再奖给他代表最高景誊的勋章时,官方向公众解释说:“一个人做到尽职是应该的,也许你们都能做到,但是要教育出一个在生死关头,能听从父亲、配合默契的孩子,那就难多了,这是一枚奖给父亲的勋章。”一个能做到像扳道工那样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忠诚的人。忠诚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是对某个单位或者某个人的忠诚,而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一位学者说:“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忠诚和努力是融为一体的。忠诚是生命的润滑剂,忠诚的人没有苦恼,也不会因情绪的波动而困惑,因为他坚守着生命的航船。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忠诚则体现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与同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定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事业定会变得更有成就感,教育教学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人生享受,人生就会变得更加饱满。忠诚是教师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忠实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与同事们共赴艰难,定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人生就会变得更加饱满,事业将会变得更有成就感,工作就会成为一种人生享受。不忠诚就有可能将我们放逐到失败的悲惨境地。一位老木匠堆备退休了,他告诉老板自己要离开建筑业,和家人一起过休闲的生活。他再也拿不到薪水了,但没有薪水他也能生活得过去,他还是想退休。建筑商觉得失去一位好员工很可惜,所以请老木匠为他再盖最后一间具有个人风格的房子。老木
本书特色
《教育·三十七度二》:教育的态度不应高烧,应该是有激情的理性,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高万祥在他的《高万祥与人文教育》写道“我的事业观:做中国最好的教师。我的学生观:大匠无弃材。我的人生观:爱出者爱返。我的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教育的过程;人就是目的。我的校长观: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是一种细节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是学科的领导者。学生的教育者,还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学生道德品质的领路人”。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学生“心海”浩瀚;教育博大精深。教师应需以“心”为舟,运“思”为桨。才能让学生在我们的引航下执著梦想驶向理想的彼岸。
目录
节选
《教育·三十七度二》一书中精确阐述当今社会对有激情的理性教育的需求和重要性。我们的教育,有多少人能做到教育的三十七度二,相反却是三十九度三,十足的发烧型。教育的功利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心中可怕的“病毒”,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奖金、教育管理者的升迁紧密相连,“升学率”和班级的分数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政绩,与此无关的心理、品德、习惯等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为了取得高分数,老师可以采取任何手段,造成高达30%的学生厌学率,这样的教育即使有再高的升学率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吗?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人为地制造出大批的差生,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应有的爱心与耐心,甚至公然剥夺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制造出一起又一起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