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秀清,邓传远,陈慧主编
页数:336页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10096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海岛面积、地理位置、隔离度、干扰状况、岛屿纬度分布五项原则选取典型海岛,通过前期海岛遥感影像、地图资料等分析,对不同位置、不同面积的海岛设置具体的样线和样方,进行海岛植物资源与植被类型调查,形成海岛植被调查技术方法。通过海岛植被现状评价、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海岛生态系统风险评价,形成海岛生态综合评价方法。
目录
第1 章 概述 ………………………………………………………………………… (1)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 资料来源与方法 …………………………………………………………… (34)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6)
第2 章 我国海岛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 …………………………………… (42)
2.1 海岛特征与分布概况 ……………………………………………………… (42)
2.2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 ………………………………………………………… (43)
2.3 海岛开发存在的问题 ……………………………………………………… (45)
2.4 海岛保护与整治修复 ……………………………………………………… (48)
第3 章 我国典型海岛环境状况与植被分布特征 ……………………………… (52)
3.1 典型海岛选取原则 ………………………………………………………… (52)
3.2 黄、渤海区域庙岛群岛南部岛群 ………………………………………… (53)
3.3 东海区域 …………………………………………………………………… (62)
3.4 南海区域 …………………………………………………………………… (71)
3.5 小结 ………………………………………………………………………… (75)
第4 章 海岛植被调查关键技术研究 …………………………………………… (77)
4.1 植被调查方案设计研究 …………………………………………………… (78)
4.2 与植物相关环境调查要素研究 …………………………………………… (85)
4.3 海岛植物物种登记方法研究 ……………………………………………… (96)
4.4 小结 ……………………………………………………………………… (108)
第5 章 海岛生态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110)
5.1 海岛生态综合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110)
5.2 海岛植被现状评价 ……………………………………………………… (111)
5.3 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18)
5.4 海岛生态风险评价 ……………………………………………………… (123)
5.5 示范案例 ………………………………………………………………… (130)
5.6 小结 ……………………………………………………………………… (148)
第6 章 海岛适生植物物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 (150)
6.1 海岛适生植物筛选与培育理论体系研究 ……………………………… (150)
6.2 适生植物物种特征与分布 ……………………………………………… (162)
6.3 适生植物评价体系构建与适生物种筛选 ……………………………… (163)
6.4 代表性适生植物培育技术研究 ………………………………………… (167)
6.5 种质资源圃建设 ………………………………………………………… (222)
第7 章 受损海岛植被生态修复与优化技术研究 ……………………………… (224)
7.1 海岛生态修复与优化理论体系研究 …………………………………… (224)
7.2 海岛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227)
7.3 海岛生态优化技术研究 ………………………………………………… (244)
7.4 海岛生态修复与优化效果评估技术 …………………………………… (261)
第8 章 海岛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优化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287)
8.1 海岛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优化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287)
8.2 海岛植物物种信息专题数据库 ………………………………………… (287)
8.3 海岛植物生态监视监测与评价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 (297)
8.4 小结 ……………………………………………………………………… (322)
第9 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323)
参考文献 …………………………………………………………………………… (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