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

封面

作者:吴晓松

页数:29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121073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景观的基本概念研究入手,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心理学、色彩学、植物学及城市规划设计等学科知识,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景观的自然和人文等要素,探讨观景人与景观的互动规律,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景观的色彩与植物设计方法,通过解析典型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系统研究。   全书共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实践篇三部分。基础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景观定义、不同学科的景观内涵、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景观的认识,以及景观研究的重点;第二章阐述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影响景观表象的要素及城市景观释义;第三章研究分析人与景观互动规律。首先分别探讨影响人认识景观的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及中介要素,进而总结出人与景观互动的一般规律。   方法篇包括四、五、六三个章节。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步骤。第五章论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探讨色彩原理及其对人的影响之后,提出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主要方法。第六章论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分别论述了植物特征与类型,以及城市植物的观赏,提出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   实践篇包括哈尔滨东北亚城市的整体设计、哈尔滨202国道与世茂大道沿线的城市设计,以及苏州科技城平王湖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三个案例。   全书结合大量图表对景观设计的方法予以直观的图形解析,希望能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书可供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之用。

目录

第一篇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第一章 景观的基本概念及研究重点第一节 景观的定义第二节 景观在不同学科中的内涵一、地理学二、生态学三、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园林学四、其他学科第三节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景观的认知一、东方人景观认知体系二、西方人景观认知体系第四节 各学科对景观研究的重点一、地理学二、生态学三、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园林设计四、美学第二章 景观的系统和构成要素第一节 景观的系统一、景观系统的空间构成二、景观系统的属性构成第二节 景观系统的属性构成一、自然景观要素二、人文景观要素第三节 影响景观表象的要素一、影响景观表象的空间要素二、影响景观表象的时间要素第四节 城市景观一、城市景观定义二、城市景观的特性三、城市景观的分类附录附表2—1 气候景观分类、分布与特征一览表附表2—2 著名地质地貌及水体景观一览表附表2—3 中国著名七泉一览表附表2—4 中国自然保护区名录附表2—5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附表2—6 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一览表附表2—7 中国各地主要传统民居一览表附表2—8 世界著名园林一览表附表2—9 世界主要古人类遗址一览表附表2—10 世界主要古城遗址、古建筑及广场一览表附表2—11 世界重要战役、起义及会议遗址一览表附表2—12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一览表附表2—13 中国古代都城一览表附表2—14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览表附表2—15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览表附表2—16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览表附表2—17 世界主要民族、语言与风俗特色一览表附表2一18 世界重要节日一览表附表2—19 中国重要民间节日一览表附表2—20 中国各省地方戏剧一览表附表2—21 中国各地民间音乐与舞蹈一览表第三章 人与景观的互动规律第一节 影响人认识景观的主观要素一、基本要素二、人格要素第二节 影响人认识景观的客观要素一、以观景人为主体的人与景观互动二、以景观为主体的人与景互动第三节 影响人认识景观的中介要素一、环境声音二、环境光线三、观景距离第四节 人与景观互动的一般规律一、景观的认知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二、影响观景人的主观要素在于认知三、影响观景人的客观要素在于其运动速度与景观表象四、景观中介对观景主体与景观客体均产生影响五、人与景观互动是动态的过程第二篇 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第四章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步骤第一节 城市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一、生态原则二、系统原则三、地域原则四、时代原则五、视域原则第二节 城市景观设计步骤与工作内容第三节 城市景观设计基础研究一、搜集基础资料与现状调研二、基地踏察与现状调研三、了解利益相关者的意向与意见四、分析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五、分析评价基地现状特征六、相关案例调研与考察第四节 城市景观设计方法一、明确设计目标与确定设计主题二、方案设计三、广泛征求意见与方案修改完善第五节 城市景观设计成果一、文字文件二、图纸文件三、模型或展板四、音像等多媒体文件第五章 城市景观设计与色彩第一节 城市景观设计的色彩基础一、认识色彩二、色彩属性、类型与色立体三、色彩对观景人的影响第二节 城市景观的色彩设计一、色彩设计方法二、城市景观色彩设计构成三、城市景观色彩设计层次构成四、城市景观色彩设计分区五、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相关要素六、城市景观色彩设计个案图谱解析第六章 城市景观中的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 城市植物一、城市植物景观的特征二、植物类型第二节 城市植物的观赏一、植物色彩观赏二、植物外形观赏三、植物质感观赏四、植物芳香欣赏五、植物景观的音响美六、植物景观的动态美七、植物景观的意境美第三节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一、植物景观的时序组织二、植物景观设计层面三、植物景观的空间围合四、植物的配植附录附表6—1 常见乔木分类表附表6—2 常见灌木分类表附表6—3 常见攀缘植物一览表附表6—4 常见花卉一览表附表6—5 常见草种一览表附表6—6 常见水生植物一览表附表6—7 城市中所需植物用途分类表附表6—8 我国主要大城市市树市花第三篇 城市景观设计实践第七章 东北亚科技经贸合作区城市整体设计第一节 基础研究一、区位分析二、规划范围三、现状分析第二节 设计分析一、设计理念二、设计原则三、设计目标四、设计构思第三节 方案设计一、塑造区域城市风貌二、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三、城市功能结构四、城市生态系统分区五、城市景观设计第八章 哈尔滨松北区202国道及世茂大道沿线城市设计第一节 基础研究一、区位分析二、规划设计范围三、现状分析第二节 理念剖析一、城市设计原则二、城市设计目标三、城市设计定位四、主题概念五、城市设计结构第三节 方案设计一、设计分析二、202国道沿线城市设计三、世茂大道沿线城市设计第九章 苏州科技城平王湖景区规划设计第一节 背景分析一、区位关系二、发展模式分析三、现状分析第二节 规划理念分析一、规划背景二、场地精神三、场地目标四、规划理念第三节 空间结构特点一、空间构成二、空间布局三、空间功能第四节 规划设计一、规划布局二、功能分区第五节 专项设计一、道路系统二、景观结构三、植被规划第六节 重要节点规划设计一、主要入口规划设计二、水岸休闲街规划设计第七节 规划设计图集参考文献后记一后记二

节选

《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从景观的基本概念研究入手,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心理学、色彩学、植物学及城市规划设计等学科知识,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景观的自然和人文等要素,探讨观景人与景观的互动规律,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景观的色彩与植物设计方法,通过解析典型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全书共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实践篇三部分。基础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景观定义、不同学科的景观内涵、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景观的认识,以及景观研究的重点;第二章阐述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影响景观表象的要素及城市景观释义;第三章研究分析人与景观互动规律。首先分别探讨影响人认识景观的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及中介要素,进而总结出人与景观互动的一般规律。方法篇包括四、五、六三个章节。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步骤。第五章论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探讨色彩原理及其对人的影响之后,提出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主要方法。第六章论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分别论述了植物特征与类型,以及城市植物的观赏,提出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实践篇包括哈尔滨东北亚城市的整体设计、哈尔滨202国道与世茂大道沿线的城市设计,以及苏州科技城平王湖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三个案例。全书结合大量图表对景观设计的方法予以直观的图形解析,希望能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可供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之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