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晨光
页数:181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8085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简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这四方面,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第二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要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四方面的内容;第三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含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四方面讲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概论;第四章主要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现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考核与评价体系,主要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考核体系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三方面。
作者简介
孙晨光,男,1988年生,辽宁大连人。香港城市大学国际政治博士,现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教研部主任。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设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化传统与大国外交》《形势与政策》。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无锡市太湖人才(锡引)计划,市“青马讲师团”成员,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形势与政策(2021年春)》《当代社会政策研究(十):社会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政策创新》o
目录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简介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理论指导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概论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含义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原则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现状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考核与评价体系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价体系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考核体系
第三节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节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与技术融合程度不够 大数据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对于高校教育而言,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人文关怀浓厚的学科来说,与数字化结合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这种非理性向理性的转变,很容易陷入“唯数据”的错误理念当中,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盲目的、完全的依靠数据会丧失思政学科本身的亲和力,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结合的初期必然会存在很多的问题,盲目地利用数据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实现。大数据的容量巨大,海量信息中包罗万象,真假信息极难分辨,在庞大的数据中价值密度低,如果教育数据技术不过关,很难选取到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教育者的数据甄别能力有所要求,选取何种信息关系教育的实效。其中会有部分学生产生虚假信息,比如一些不愿意袒露心声的学生,会在网上留下一些虚假信息来掩盖自己的真实信息,还有一些个性较为张扬的学生会为了寻求关注,会发表一些不符合自己实际的虚假信息。甚至是学生的某一阶段的思想变化也会使信息数据发生异常变化,例如大数据会根据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某学生由于减肥而不吃晚饭,大数据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错误预判,认为学生生活出现困难需要师生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无法对信息数据进行甄别以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导致无法根据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 大数据的应用让我们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判,根据预测数据得出教育方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如果管理者过分注重数据,利用数据的表象来了解学生,则会陷入误区,丢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度,使教育与数据结合过于生硬,出现二者融合程度不够的现象。 1.教育信息采集和处理滞后 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教育教学及学生的数据收集是基础性工作,只有及时收集较多的有效数据,并且进行处理才能够实现数据的价值,更好地辅助教育。一旦数据的即时性不能保证,信息收集和处理就都存在滞后,数据则毫无价值,直接影响到思政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如下。 (1)高校学科教育缺乏系统性 专业的不断细化,使学科之间交叉模糊,各个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较少,缺少一些数据收集相关的课程,出现分裂化现象。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大数据集中整合分析技术中间差距较大,这种分块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对学生数据的集中收集,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各个学科数据进行收集会耗费大量时间,程序相对复杂,再把收集到的数据统一处理分析,往往会因时间的延误导致数据失去价值。 (2)基础数据收集和授权困难 首先,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对于定量化分析思维不够,除专业学生以外,大部分学生对数据分析相关学科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在实践方面涉及不多,基础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影响着对学生学习数据的获取和收集。其次,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存在授权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也有较大争议,一些重要的数据库都需要权限,且费用较高,学生独立获取权限很难,使得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合困难,需要国家的政策干预。 (3)大数据技术没有完全引入高校 大数据技术不够成熟,学生信息较为零散,数据信息收集起来相对困难,缺乏系统化的管理。由于团队建设不够完善,学生的数据收集呈现碎片化状态,将零散的数据进行整合需要很长时间,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价值信息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常常会出现滞后状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教育对象隐私保护不严密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我们带入网络信息世界,数据将我们包围,我们的基本信息也都可以以量化数字的形式出现,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之中,公布给大众。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创新,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学生的大量数据,其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喜好等,但是一旦管理不严格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数据的泄漏,而这会为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损失不可预估。近些年来大学生信息泄露事件频发,2018年9月,位于江苏靖江的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发生大规模学生信息泄漏事件,是被企业用于偷逃税款,被不法企业非法盗用信息的学生人数超过2600名。而江苏宏鑫公司自证没有通过黑客手段攻击学校网络获取学院内部信息,拒绝回答数据的具体来源。就此事件不难看出如果个人的基本信息泄漏,被有意图的人利用,则会影响个人日后发展。 类似这种事件还有很多,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网络非法攻击和非法获取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校园中学生日常用得最多的就是校园卡,其中记载着学生的基本信息、出入校园记录、图书馆借阅记录、日常饮食消费记录等,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如果对数据管控不严,导致学生隐私被窃取,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出现信息泄漏的原因包括对大数据技术的不熟练,以及针对大数据运用过程的管控不严格,还有可能是学校对学生数据的不重视甚至是教师素养不过关,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信息泄漏,出现隐私泄漏问题,会引起学生恐慌。学生可以产生大量虚假信息,避免被人窥探,但这样一来在海量信息中为本就难以筛选的工作上又增添了不小的工作量,甚至会使教育者根据错误信息对学生做出误判,错误地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3.教育者教育信息化动力不足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也越来越成为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增添课程吸引力、提升教学质量。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争先恐后地应用、研究大数据技术,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逐渐引入大数据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快速变化的教学环境,对于教育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育者对于大数据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能够甄别真假数据信息,处理学生数据。教育者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学生,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且教育者也要学习智能化设备。高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接受事物速度快,但缺乏系统性,需要教育者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进行稳定教育,让学生在网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例如利用微信群组推荐学习信息和重大新闻事件,建立公众号实时推送学习资讯,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目前来说,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运用状况并不乐观,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将信息化引入教育当中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文关怀较为浓郁的学科,研究方法很多都是源自对学生的调查,然而现在还是采取较为传统的调查方法,比如调查问卷、访谈法、观察法等针对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解。但这些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部分样本的调查不如利用数据展示全部学生的信息,更能便于研究者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地了解学生,不仅提升了思政工作者的研究效率,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还能利用生动形象的数字图表辅助枯燥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减轻思政工作者的负担。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向信息化迈进,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为思政教育增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