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动物传染病

封面

作者:郭全海,程德元,王艳丰

页数:309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80896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动物传染病》是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动物医学专业疾病防制方面的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坚持适度、够用、实用及学生认知规律和同质化原则,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应用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主,依据教学内容的同质性和技术技能的相似性,将动物传染病的知识和技能列出,进行归类和教学设计。 本教材编写紧扣执考,书证融通“执考真题”板块接轨“双证书”制度,可以让学生了解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题的形式及内容,试题与动物传染病知识点紧密契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的目标性,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执业兽医考试的结合。本教材的内容体系分为项目、模块和任务三级结构,每一项目又设“项目导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案例分析”、“知识链接”、“执考真题及练习题”等学习内容。 本教材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部分彩图运用新媒体——扫描二维码,现代职教特色鲜明,既可作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教材,又可作为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短期培训、技术服务和继续学习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郭全海,男,副教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传染病,多年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及临床诊疗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教学严谨、工作认真,参与编写国家统编教材多本。

本书特色

1、紧跟教改,突出课证、书证融通: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引领职业教育教材发展趋势,适当将学科新进展、新方法融汇于教材之中。
2、创新模式,理念先进: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编写模式,体现理实一体化,便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融入问题导入、案例教学、互动问答等编写形式。
3、循序渐进,巩固学习:教材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技能的设计、知识的序化均注重循序渐进;每个项目结束后设有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重点内容。
4、纸质数字,融合发展:建立“互联网+”思维的教材编写理念,构建学习手段灵活、学习方式多元的多媒体立体化教材,同时在书中加入二维码或链接方式,做到“扫码看课,码上开课”。

目录

绪论 7

1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主要成就 7

2 我国动物传染病流行现状 8

3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控对策 9

4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技术发展趋势 10

项目一 动物传染病基础知识与技能 12

模块一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2

任务一 动物传染病的概念与特征 12

任务二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4

模块二 动物传染病的防制 20

任务一 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原则和内容 20

任务二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 24

任务三 动物传染病的报告 26

任务四 动物传染病预防措施 28

任务五 动物传染病控制、扑灭措施 31

技能训练1-1 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报告撰写 33

技能训练1-2 动物传染病免疫程序制订 35

技能训练1-3 动物生物制品的使用 39

技能训练1-4 动物病料采集、包装及送检 42

项目二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46

模块一 病毒性共患病 46

任务一 口蹄疫 46

任务二 流行性感冒 51

任务三 狂犬病 54

任务四 流行性乙型脑炎 56

任务五 痘病 58

任务六 轮状病毒感染 61

模块二 细菌性共患病 63

任务一 大肠杆菌病 63

任务二 沙门菌病 70

任务三 巴氏杆菌病 76

任务四 炭疽 81

任务五 布鲁氏菌病 83

任务六 结核病 86

任务八 葡萄球菌病 90

任务九 链球菌病 93

任务十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98

任务十一 放线菌病 100

任务十二 坏死杆菌病 102

任务十三 李氏杆菌病 104

模块三 其他微生物共患病 106

任务一 附红细胞体病 106

任务二 衣原体病 108

任务三 钩端螺旋体病 111

任务四 皮肤真菌病 113

技能训练2-1 鸡白痢检疫技术 115

技能训练2-2 牛结核病的检疫 116

技能训练2-3 布鲁氏菌病的检疫 118

技能训练2-4 猪链球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122

技能训练2-5 放线菌病实验室诊断 126

项目三 猪传染病 128

模块一 猪病毒性传染病 128

任务一 猪瘟 128

任务二 非洲猪瘟 132

任务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36

任务四 伪狂犬病 138

任务五 猪圆环病毒感染 141

任务六 猪传染性胃肠炎 144

任务七 猪流行性腹泻 146

任务八 猪细小病毒病 148

任务九 猪水疱病 150

模块二 猪细菌性传染病 152

任务一 猪丹毒 152

任务二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156

任务三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158

任务四 副猪嗜血杆菌病 160

任务五 猪增生性肠炎 162

任务六 猪梭菌性肠炎 164

模块三 其他微生物传染病 166

任务一 猪支原体性肺炎 166

任务二 猪痢疾 169

技能训练3-1猪瘟ELISA检测方法 172

技能训练3-2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174

技能训练3-3 猪蓝耳病病毒RT-PCR检测技术 176

技能训练3-4 猪伪狂犬病ELISA检测技术 178

技能训练3-5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微生物学检测技术 179

项目四 家禽传染病 183

模块一 禽病毒性传染病 183

任务一 新城疫 183

任务二 传染性法氏囊病 188

任务三 传染性支气管炎 190

任务四 传染性喉气管炎 192

任务五 马立克氏病 194

任务六 禽白血病 196

任务七 产蛋下降综合征 198

任务八 禽脑脊髓炎 200

任务九 安卡拉病 202

任务十 鸡传染性贫血 203

任务十一 鸭瘟 205

任务十二 鸭病毒性肝炎 207

任务十三 鸭坦布苏病毒病 209

任务十四 番鸭细小病毒病 211

任务十五 小鹅瘟 213

任务十六 鹅星状病毒病 215

模块二 禽细菌性传染病 217

任务一 鸡传染性鼻炎 217

任务二 鸭传染性浆膜炎 219

模块三 其他微生物传染病 221

任务一 支原体病 221

任务二 禽曲霉菌病 224

任务三 禽念珠菌病 226

技能训练4-1 鸡新城疫抗体检测 228

技能训练4-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检测技术 231

技能训练4-3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232

项目五 牛羊传染病 236

模块一 牛羊病毒性传染病 236

任务一 牛流行热 236

任务二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238

任务三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241

任务四 牛恶性卡他热 243

任务五 牛白血病 245

任务六 牛海绵状脑病 247

任务七 小反刍兽疫 249

任务八 蓝舌病 251

任务九 羊传染性脓疱 253

任务十 痒病 256

任务十一 牛结节性皮肤病 258

模块二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 260

任务一 羊梭菌性疾病 260

任务二 气肿疽 266

模块三 其他微生物传染病 269

任务一 羊支原体肺炎 269

技能训练5-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RT-PCR检测技术 271

牛流行性热病毒5-2 RT-PCR检测技术 274

项目六 其他动物传染病 278

模块一 病毒性传染病 278

任务一 犬瘟热 278

任务二 犬细小病毒感染 282

任务三 犬传染性肝炎 284

任务四 犬副流感病毒感染 286

任务五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288

任务六 猫白血病 290

任务七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292

任务八 猫杯状病毒感染 294

任务九 兔病毒性出血症 296

任务十 兔黏液瘤病 298

模块二 细菌性传染病 299

任务一 兔产气荚膜梭菌病 299

任务二 兔波氏杆菌病 301

模块三 其他微生物传染病 303

任务一 兔密螺旋体病 303

任务二 白垩病 304

技能训练6-1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快速检测技术 305

技能训练6-2 兔病毒性出血症实验室检测技术 307

附 录 311

附录Ⅰ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311

附录Ⅱ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兽医传染病学) 313

附录Ⅲ 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321

参考文献 330

节选

随着动物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与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加,动物传染病已经严重威胁到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共性问题。人畜共患猪链球菌病的局部流行,鼠疫的零星出现,2018年非洲猪瘟在全国的暴发与流行,2019年,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2022年猴痘在世界多个国家危及到人的生命健康,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人畜共患病的威胁一直存在,而且其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动物传染病课程是介绍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动物传染病对养殖业危害性很大,它不仅造成患病动物大批发病死亡,而且还引起动物群体的生产性能下降、治疗或扑灭费用增加以及动物产品质量下降,对动物群体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信誉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传染病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掌握动物传染病的防制技术,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动物传染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3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