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晨颖
页数:274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4038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是反垄断法规则的三大实体制度之一,是全球一百余个国家和组织普遍适用的规则,也是我国反垄断案件比例最高的类型。 经营者集中是经济活动中常见的资源整合方式,但这种急速的扩张也可能导致相关市场结构的剧烈变化,造成竞争失序。 为此,各法域行政执法机构对于达到法定条件的经营者集中设置了前置审查规则。经营者集中审查的目的是对企图形成或者加强潜在的市场支配力的事前预防、控制,旨在维护合理的市场结构,防止市场力量过度集中。 我国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施行以来,共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4194件,其中禁止3件、附条件批准52件、无条件批准4139件,积累了大量案例,在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的同时,也表现出在一些重要规则上的不适应。 值《反垄断法》修订之际,本书立足于对经营者集中制度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思,完善相关制度。 本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讨论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的法理,从双重效应的视角在立法论、体系论两个维度论证经营者集中制度的防御功能价值以及作为行政执法属性应当秉持的比例原则,以此作为本书的论证基点。 第二章分析经营者集中的核心问题“控制权”,从体系的角度理顺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在这一概念上的涵义并构建适合我国法律传统的具体规则。 第三章检讨现行申报制度的单一标准,旨在立论建立多元指标体系并进行动态调试,以期符合客观经济现实要求。 第四章探讨经营者集中的救济措施,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论证我国救济措施的完善路径。 第五章侧重于研究经营者集中规则中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责任规则,不同于其他垄断行为法律责任的特殊性在于,经营者集中控制是一种事先预防制度,即建立在“预测”基础上,而非对于既有违法行为的事后矫正。 正因此,责任制度的正当性及其具体规则都值得讨论。
作者简介
张晨颖,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双学位,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福布莱特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jiaoyubu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课题二十余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欧洲竞争法评论》等中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反垄断法》等竞争法领域的立法、修法,以及多个重大反垄断行政执法、司法案件的论证。
目录
一、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价值考量
二、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机理
三、平台经济下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控制权认定问题与完善
一、我国法律关于控制权的认定规则与问题
二、多维视角下的控制权及其在反垄断语境下的内涵
三、我国有关“控制”认定规则的完善
四、协议控制下经营者集中申报规则反思
第三章 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检视与完善
一、我国现行一元化申报标准与反思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申报标准的矫正
三、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之重构
第四章 附加限制性条件规则的检视与完善
一、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基本逻辑
二、我国附加限制性条件的立法与实践
三、 视野下的个案考察
四、附加限制性条件的事后评估与规则优化
第五章 经营者集中相关法律责任问题的检视与完善
一、经营者集中相关法律责任规则剖析
二、预防视角下法律责任规则的正当性定位
三、经营者集中法律责任规则再造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