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史纲

封面

作者:张荫麟

页数:208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57557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依据自己的研究对东汉以前的中国历史进行筛选,用说故事的手法写出社会的变迁、思想的发展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周代的封建社会等。

作者简介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近代著名史学家。史学天赋甚高,成名亦较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即已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享名学界。1929考取公费生,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西洋哲学和社会学。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37岁英年早逝。其百余篇学术遗文,被后人编为《张荫麟文集》。

本书特色

【国史入门的必读佳作】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人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受教育部聘请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作者以优美飘逸的文笔,用讲故事的形式写出东汉前社会的变迁、思想的发展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

本书甫一面世就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就如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所说,“一本最好而有兴趣的中国史。”

【精心编校,优良版本品质保障】

相较于市面上的其他版本,本书参考权威底本加以精心编校而成,内容更为完整和正确,有着更佳阅读体验。全书逻辑清晰连贯,章节内容安排合理,处处体现着作者洋溢的才情和对历史的热爱。文笔优美易读,无半点枯涩呆板,既有文学的灵性,又能让读者深度体验历史魅力。

【与钱锺书齐名的清华才子】

本书作者张荫麟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史学天赋甚高,成名较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即已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享名学界。饱受梁启超、傅斯年、钱穆等大师激赏,与钱锺书、吴晗、夏鼐并称“清华四才子”。后留学美国,获得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可谓学贯中西、兼通文史哲。张荫麟一生志在国史研究,本书可谓是他的毕生精华。

目录

自序/ 001

初版自序/ 008

再版自序/ 009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003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010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013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017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025

第二节 奴隶/ 027

第三节 庶民/ 029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032

第五节 家庭/ 034

第六节 士 / 036

第七节 宗教/ 039

第八节 卿大夫/ 043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046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051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052

第三节 晋楚争霸/ 055

第四节 吴越代兴/ 059

第五节 郑子产/ 062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069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070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072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075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079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083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087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089

第三节 秦的变法/ 091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094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098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105

第二节 墨子/ 107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109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112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117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120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嬴政/ 127

第二节 六国混一/ 129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131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136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143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145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148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150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154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159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162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165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171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177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182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185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191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192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195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198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201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205

前言

作者写此书时所悬鹄的如下:(1)融会前人研究结果和作者玩索所得, 以说故事的方式出之,不参入考证,不引用或采用前人叙述的成文,即原始文 件的载录亦力求节省;(2)选择少数的节目为主题,给每一所选的节目以相 当透彻的叙述,这些节目以外的大事,只概略地涉及以为背景;(3)社会的 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兼顾并详。至于实际成就与所悬鹄的之间,有多少距离,只好付之读者的判断了。

这部书原不是作者创意要写的。创意要他写这部书并且给他以写这部书的 机会的是傅孟真先生和钱乙藜先生。往在昆明,黄子坚先生、孙毓棠先生曾费 心谋刊印此书而未成。比来遵义,张晓峰先生主国立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 为石印五百册以广其传。以上诸先生,作者谨于此志谢。

三十年(1941)三月 张荫麟于贵州遵义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史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3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