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明)张岱著
页数:180页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46202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陶庵梦忆》共八卷,凡一百二十三篇。作者晚年“遥思往事,忆即书之”,寄托了作者对已亡故国和已逝岁月的深深眷恋。行文兼公安、竟陵两派之长,抒写真性情,流传甚厂,曾对现代散文产生过积极影响。书中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其中不乏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 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一生未仕,潜心著述。诗文颇受公安、竟陵两派影响,尤以小品散文名世。著有《琅嬛文集》《张子文秕》《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本书特色
1.一幅晚明江南生活的绚丽画卷:亭台楼阁、珍馐美器、茶楼酒肆、文人戏剧、斗鸟养花,万般的美好精致,浓缩了晚明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
2.一部画面感十足的晚明回忆录:“小品圣手”、一代才子张岱带你走进他的故事,忆往昔奢华富丽的愉悦生活,现如今已是惨淡破败的落寞景象,伤感之情流于文字之间。
3.一部透着悲凉的心酸血泪史:篇篇极写繁华靡丽,反衬凄凉悲惨现状,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哀伤。
4.明代文学小品文之冠、古典美学的典范代表:文笔清新隽永、肆意洒脱,意境唯美苍凉,泛起淡淡忧伤。
5.周作人、鲁迅、俞平伯、汪曾祺、陈平原等名家叹服,李敬泽激赏,梁文道读后难忘,陈平原称赞“明文第·一,张岱莫属”!
6.专业古籍整理团队精心整理,注释精准,条目文字大小适中,篇幅长短适度。
7.图文并茂,版式清新大方,纸张顺滑,封面高克重特种纸,独特反折设计,文艺美观!
明末的小品虽然比较的颓放,却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
——鲁迅
他的洒脱的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读去不会令人生厌。
——周作人
目录
钟山 / 002
报恩塔 / 005
天台牡丹 / 006
金乳生草花 / 008
日月湖 / 010
金山夜戏 / 012
筠芝亭 / 013
砎园 / 014
葑门荷宕 / 015
越俗扫墓 / 017
奔云石 / 018
木犹龙 / 019
天砚 / 020
吴中绝技 / 021
濮仲谦雕刻 / 022
卷二
孔庙桧 / 024
孔林 / 026
燕子矶 / 028
鲁藩烟火 / 029
朱云崃女戏 / 032
绍兴琴派 / 034
花石纲遗石 / 035
焦山 / 036
表胜庵 / 037
梅花书屋 / 038
不二斋 / 040
砂罐锡注 / 041
沈梅冈 / 042
岣嵝山房 / 043
三世藏书 / 044
卷三
丝社 / 046
南镇祈梦 / 047
禊泉 / 048
兰雪茶 / 051
白洋潮 / 053
阳和泉 / 054
闵老子茶 / 056
龙喷池 / 059
朱文懿家桂 / 060
逍遥楼 / 061
天镜园 / 064
包涵所 / 065
斗鸡社 / 066
栖霞 / 068
湖心亭看雪 / 069
陈章侯 / 070
卷四
不系园 / 072
秦淮河房 / 073
兖州阅武 / 074
牛首山打猎 / 075
杨神庙台阁 / 076
雪精 / 078
严助庙 / 079
乳酪 / 081
世美堂灯 / 083
宁了 / 085
张氏声伎 / 086
方物 / 088
泰安州客店 / 090
卷五
范长白 / 092
于园 / 094
诸工 / 095
姚简叔画 / 096
炉峰月 / 097
湘湖 / 099
柳敬亭说书 / 100
樊江陈氏橘 / 101
治沅堂 / 102
虎丘中秋夜 / 103
麋公 / 104
扬州清明 / 105
金山竞渡 / 107
刘晖吉女戏 / 109
朱楚生 / 112
卷六
彭天锡串戏 / 114
目莲戏 / 115
绍兴灯景 / 116
韵山 / 119
天童寺僧 / 121
水浒牌 / 123
烟雨楼 / 124
朱氏收藏 / 126
仲叔古董 / 127
噱社 / 128
鲁府松棚 / 129
一尺雪 / 130
菊海 / 131
曹山 / 133
齐景公墓花樽 / 134
卷七
西湖香市 / 136
鹿苑寺方柿 / 138
西湖七月半 / 139
及时雨 / 141
山艇子 / 144
悬杪亭 / 145
雷殿 / 146
龙山雪 / 147
庞公池 / 148
品山堂鱼宕 / 149
松化石 / 150
闰中秋 / 151
愚公谷 / 152
定海水操 / 154
阿育王寺舍利 / 155
过剑门 / 156
冰山记 / 157
卷八
龙山放灯 / 160
张东谷好酒 / 163
楼船 / 164
阮圆海戏 / 165
花阁 / 166
范与兰 / 168
蟹会 / 169
露兄 / 170
闰元宵 / 171
合采牌 / 174
瑞草溪亭 / 176
琅嬛福地 / 178
节选
钟山 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焉。高皇帝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寝穴,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门左有孙权墓,请徙。太祖曰:“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及开藏,下为梁志公和尚塔。真身不坏,指爪绕身数匝。军士辇之,不起。太祖亲礼之,许以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奉香火,舁灵谷寺塔之。今寺僧数千人,日食一庄田焉。陵寝定,闭外羡,人不及知。所见者,门三、飨殿一、寝殿一,后山苍莽而已。 壬午七月,朱兆宣簿太常,中元祭期,岱观之。飨殿深穆,暖阁去殿三尺,黄龙幔幔之。列二交椅,褥以黄锦,孔雀翎织正面龙,甚华重。席地以毡,走其上必去舄轻趾。稍咳,内侍辄叱曰:“莫惊驾!”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妊为己子,事甚秘。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祭品极简陋。朱红木簋、木壶、木酒樽,甚粗朴。簋中肉止三片,粉一铗,黍数粒,东瓜汤一瓯而已。暖阁上一几,陈铜炉一、小筯瓶二、杯棬二;下一大几,陈太牢一、少牢一而已。他祭或不同,岱所见如是。先祭一日,太常官属开牺牲所中门,导以鼓乐旗帜,牛羊自出,龙袱盖之。至宰割所,以四索缚牛蹄。太常官属至,牛正面立,太常官属朝牲揖,揖未起,而牛头已入燖所。燖已,舁至飨殿。次日五鼓,魏国至,主祀,太常官属不随班,侍立飨殿上。祀毕,牛羊已臭腐不堪闻矣。平常日进二膳,亦魏国陪祀,日必至云。 戊寅,岱寓鹫峰寺。有言孝陵上黑气一股,冲入牛斗,百有余日矣。岱夜起视,见之。自是流贼猖獗,处处告警。壬午,朱成国与王应华奉敕修陵,木枯三百年者尽出为薪,发根,隧其下数丈,识者为伤地脉、泄王气,今果有甲申之变,则寸斩应华亦不足赎也。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岁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麦饭,思之猿咽。 报恩塔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燎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