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理蓉
页数:264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16255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轻罪刑事政策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与犯罪治理观念的变化,在宏观上,它关系到国家立法中犯罪体系与刑罚结构的整体设计与局部调整; 在微观上,它与普通公民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影响深远。构建合理的轻罪刑事政策既是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完善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的要求,也是合理配置犯罪防控资源以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本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犯罪结构的变化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梳理轻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趋势与本土演变,重点探讨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构建以定罪政策、刑罚政策与诉讼政策为基本框架的轻刑事政策,以及在轻罪刑事政策指导下我国轻罪立法与轻罪司法的完善。
作者简介
郭理蓉,刑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政策学。
目录
引?? 言
一、轻罪问题研究现状简述 / 001
二、轻罪刑事政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03
第一章?? 犯罪分层的模式与标准
第一节 犯罪分层的刑法模式 / 015
一、二分法模式 / 016
二、三分法模式 / 017
三、四分法模式 / 018
四、多层分法模式 / 019
五、犯罪分层模式小结 / 020
第二节 犯罪分层的标准 / 022
一、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 / 022
二、犯罪分层标准的确定 / 024
第二章?? 轻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趋势与本土演变
第一节 轻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趋势 / 035
一、非犯罪化 / 035
二、轻刑化与非刑罚化 / 041
三、非监禁化 / 045
第二节 轻罪刑事政策的本土演变 / 051
一、古代的轻罪政策 / 051
二、清末法律改革中的轻罪制度 / 055
三、民国时期的轻罪政策 / 059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轻罪政策 / 061
第三章??“后劳教时代”的轻罪刑事政策
第一节 我国刑法中的轻罪:兼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分层 / 073
一、犯罪分层的“实质+形式”标准 / 073
二、我国刑法犯罪分层体系中的轻罪界定 / 075
三、轻罪的分类 / 082
第二节 “后劳教时代”的刑事政策与刑法模式 / 086
一、刑事干预的进与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 086
二、我国当前的轻罪政策:非犯罪化与犯罪化并行 / 093
三、刑法模式:“大刑法”与“小刑法”之比较 / 104
四、违法犯罪行为制裁矫治体系的选择 / 112
第三节 我国轻罪刑事政策的构建 / 119
一、轻罪刑事政策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 / 119
二、宽严相济语境下轻罪的定罪政策 / 131
三、宽严相济语境下轻罪的刑罚政策 / 152
四、宽严相济语境下轻罪的诉讼政策 / 155
第四章?? 轻罪刑事政策与轻罪立法
第一节 轻罪的范围 / 163
一、现行刑法中的轻罪 / 163
二、轻罪范围的扩张 / 165
三、轻罪的门槛设置 / 175
第二节 轻罪的处罚 / 179
一、轻罪的刑罚体系 / 179
二、轻罪的非刑罚处置措施 / 184
第三节 轻罪的诉讼程序 / 195
一、轻罪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 195
二、我国轻罪诉讼程序的立法演变 / 197
三、刑事速裁程序相关问题探讨 / 200
四、轻罪诉讼程序的完善及其他相关问题 / 206
第四节 轻罪的前科消灭 / 211
一、前科的含义 / 211
二、前科消灭的价值分析 / 212
三、我国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 214
第五章?? 轻罪刑事政策与轻罪司法
第一节 轻罪司法的现状 / 227
一、轻罪司法的非犯罪化现状 / 227
二、轻罪司法的非刑罚化现状 / 229
三、轻罪司法的非监禁化现状 / 231
第二节 轻罪司法的反思与完善 / 239
一、关于目前轻罪司法的反思 / 240
二、轻罪司法的完善 / 244
参考文献 / 250
致?? 谢 / 261
节选
所谓轻罪,是相对于重罪而言,轻罪与重罪的提法是以犯罪分层为前提的。“犯罪”一词,在犯罪学与刑法学两个角度,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含义,即有所谓广义犯罪与狭义犯罪的区分。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通常被称为狭义的犯罪。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被称为广义的犯罪,其外延并不局限于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即不仅包括刑事犯罪,还包括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越轨行为。刑事政策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考虑违法犯罪行为的防控或者治理的方针、策略和措施体系,刑事立法是整个犯罪治理对策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非全部,在这个体系之中,无论是刑事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之间,抑或是与二者分别相对应的刑事立法与其他法律制度之间,都不是截然分界或者相互孤立没有关联的。且不说国与国之间法律的差异,仅就一国之内的范围而言,刑法所划定的犯罪圈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犯罪形势的变化而扩大或者收缩,这就决定了刑事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分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此一时为刑事犯罪的行为,到彼一时则未必仍是刑事犯罪,也许会变为一般违法行为甚至合法行为;反之,亦然。与此相对应,刑罚圈、刑罚体系与刑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影响到刑罚与非刑罚处置措施的协调与衔接。所以,从刑事政策视野来观察和研究的犯罪应当是广义的犯罪。当然,强调刑事政策的宏观视角和广义犯罪观念,并不能否认刑事政策的核心和关注焦点仍是围绕着刑法中的犯罪的,因为无论在应然的层面如何讨论犯罪,在实然的层面,犯罪是与处罚甚至权利的剥夺直接相关的,如果想要“犯罪”的边界清晰,终究是需要有明确定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