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雪甫马林伟
页数:172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14354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总体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标准与特点编写而成。本版教材有以下特点:1.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传染病学》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2.以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特出传染病学教学重点内容。3.树立精品意识,能编出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的精品教材。4.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逻辑结构的严密性,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紧密性等。5.对教材资源做了立体化处理。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书有机融合电子书。
作者简介
李雪甫,男,江苏洪泽人 医学硕士 教授。从事医学卫生职业教育28年(从事临床医生4年),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市厅级以上研究课题、教学教改课题10项,主编编写教材5部,获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教材一部,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任江苏解剖学会理事;江苏解剖学会护理解剖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卫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健康养老专委会委员;江苏职教学会医学人文委员会委员;江苏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
目录
第一章 总沦
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二、临床特点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节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四、病理生理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
七、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十、预后
十一、预防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并发症
六、实验室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后
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二、临床特点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节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四、病理生理
五、临床表现
六、并发症
七、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十、预后
十一、预防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并发症
六、实验室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