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人生不必太合群

封面

作者:(日)小川仁志著

页数:179页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17106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讲到了尼采、罗素、蒙田、帕斯卡尔、奥勒留、赫拉利等15位哲人巨匠对孤独问题的思索, 讲述了作者亲身体验消极孤独与实现自我突破的过程和心得。

作者简介

小川仁志,1970年生于日本京都,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名古屋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化人类学博士。曾任山口大学国际综合科学部教授、德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等。在日本NHK教育频道“向世界哲学家咨询人生”节目中担任导师。长期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哲学,是风靡日本的“哲学叔叔小川”。著有《宫崎骏给孩子的哲学启蒙》《拜托,哲学没有那么难!》《异类心理学》等多部著作。

唐实,1991年生于日本东京,小学毕业后移居中国上海。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硕士。热衷于阅读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论文及书籍,并通过自媒体账号向大众做知识普及。

本书特色

◆ 日本畅销书作者“哲学叔叔小川”写给年轻人的积极孤独课。
◆ 用哲学思维看待“孤独”,探寻高质量独处的奥秘。
◆ 15位大师级哲人的孤独智慧和思想精髓。尼采、罗素、蒙田、赫拉利都在践行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幸福只能在孤独中获得。
◆ 7步实现从“消极孤独”到“积极孤独”的转变,激发强大的孤独力。
◆ 好的孤独,让你如虎添翼。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孤独不在深山,而在大街;不在单独的个人,而在众人中间。
——三木清,《人生论笔记》
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
——罗素,《幸福之路》
我们要保留一所“后栈”,属于自己,属于自由。在那里,我们建立自己的真正自由,更主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退隐与孤寂。在那里,我们和自己日常晤谈,那么秘密,简直没有和外界有往来或接触的东西可以插足。
——蒙田,《蒙田随笔》

目录

第1章 孤独实录:我的彷徨岁月

这是个孤独的时代
瞧,孤独感在蔓延
蛰居族是竞争社会的产物
低谷期的救赎:哲学与孤独
我的所谓“精英道路”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蛰居人
颓废时遇见哲学
30 岁,重归社会
市政府的公务员,成了哲学家
窥见孤独的内核:从“消极的孤独”到“积极的孤独”
人生是我一人的战场
从寂寞的黑暗中挣脱

第二章 好的孤独:用哲学眼光看孤独

孤独五讲
孤独是好是坏?
在群体中感受自己
逃脱孤独的“轻松法”
孤独的渐变态
四象限里的孤独
害怕孤独的人VS 享受孤独的人
从两部电影中看孤独
兼好法师:一人独处好
在两种时间中穿梭
孤独和哲学的亲和性
哲学比写小说更孤独
探讨孤独时,我们不再孤独

第三章 悲喜自渡:积极孤独的7 大功效

积极孤独的效用①:关注自我
我们需要一个人的时间
看见平时看不见的东西
积极孤独的效用②:看清本质
别成为资本的牺牲品
慢下来,欢度时光
积极孤独的效用③:发展个性
真正的个人主义=开放的社群主义
重视个性
积极孤独的效用④:找到兴趣点
不过度追求理想
不错失良机
积极孤独的效用⑤:收获幸福
幸福是心的充实
积极孤独的效用⑥:潇洒从容
独行的魅力
生得凛然
孤独所以坚强
积极孤独的效用⑦:培育天才

第四章 与孤独者对话:15 位哲学家的人生智慧

积极孤独的伟人
三木清:超越孤独的消极面
霍弗:孤独是创造力的源泉
帕斯卡尔:孤独下来,去思考
希尔逖:用信仰为孤独加持
尼采:高级的自我,允许自己独处
老子:物或损之而益
弗洛姆:学会孤独才懂爱
罗素:人生需要起伏
和辻哲郎:孤独不是孤立
蒙田:留一处私域,与自己晤谈
塞涅卡:在孤独中酝酿力量
叔本华:谁不爱独处,谁就不爱自由
马基雅维利:领导力与孤独
奥勒留:退隐至灵魂深处
赫拉利:冥想是一种积极的孤独

第五章 积极孤独实践课:7 步激发孤独力

分步训练,化孤独为动力
di一步:寻找喜欢的事情
独自完成一件事
一个人散步
第二步:远离无用信息
戒掉社交网络
无用信息如麻药
第三步:不畏人言
没必要和别人竞争
走自己想走的路
不慕虚名,做好自己
切忌“人云亦云”
第四步:练习拒绝
不要被动地过日子
先从说“不”开始
你是哪种类型?
第五步:制定独处计划
想方设法“一人专用”
独享是对自己的奖励
第六步:短时间独处
在工作日请个假
实践3M法
说走就走的一人旅行
第七步:长时间独处
异地生活
寄迹山林
美妙的森林浴
后记
参考书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人生不必太合群》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