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法陌履痕

封面

作者:杨立新

页数:75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157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法陌履痕》是杨立新教授年届70岁时的自选随笔集,收入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96篇,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和品味七辑。本书以“民法牛七十而立”为开篇,记录作者人生旅程的主要阶段,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记述的点,以历史阶段为面,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东北小城市通化为起点,记叙了到姥姥家、上小学;60年代上中学;70年代上山下乡、参军,后转业进入法院工作;80年代自修法律专业知识,任法官和检察官;落在90年代以后于两所大学任教。空间上作者法律专业工作的变化,由通化到北京,到山东烟台,又回到北京;身份由学生、法官、检察官到教授。作者对自己70年人生旅程中时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深度思考,其中不乏反思,进而讲述其人生努力精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高度,表现积极乐观的人生。记述非常真切、可读,不乏妙趣横生。

作者简介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  现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专家委员会立法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检察官,以及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近年来出版长篇小说《法苑往事中的女人》和散文集《法林闲言》《法林碎语》《民法帝国》《闲话民法》等。

目录

民法牛七十而立

第一辑 学步篇
1 家乡
2 姥家
3 运动会
4 抓子儿
5 小学老师
6 西关记忆
7 坐火车
8 表演
9 爱音乐
10 插队
11 阿震
12 阿瑞
13 集体户
14 手表
15 大愣
16 改床
17 离别
18 冰雪乐
19 吃肉
20 遇险

第二辑 初耕篇
21 第一次办离婚案
22 办案杂忆(情杀)
23 办案杂忆(抢劫)
24 审讯
25 被告石予生
26 我的首航
27 佟老与高法班
28 第一本法学专著《侵权损害赔偿》
29 聚会
30 心存法根
……

第三辑 精耘篇
第四辑 细耘篇
第五辑 贤达篇
第六辑 情怀篇
第七辑 品味篇

节选

  《法陌履痕/法律人生》:  我的家乡吉林通化,是一座小小的山城。在70年的时间里,我离开的时间大概有39年,在家乡成长和工作大约31年,显然离开的时间更长,因此,也就更加思念家乡。  家乡山城,被山抱在怀中。一条江水从城中拐过,两边是不多的平地,接着就是很高的山,周围都是。  西北部的山最雄伟,叫北大顶子,踞北朝南,向左右伸出臂膀,将半个城市与人民揽在怀中,遮风蔽雨,让人民幸福地生活着。江水从东而来,向西而去,中间却向南一折,不久,又拐而向西,一路向鸭绿江奔去,离开美丽的山城,留下了一片粼粼的波光,养育着山城的人民。  正是这江水的一折、一拐,把一座小小的山城一分为四,成了江西、江东、江南、江北四个区域。小的时候,我曾经每每质疑,就是一条江奔流而过,怎么会有江西、江东、江南、江北四个城区呢?难道江是四方的吗?  其实,原因就在于江水的这一折、一拐。江水本来向西,被伸入市区的山即玉皇山主峰一阻,一折而向南,就使城市东西分开,成就了江西、江东;又遇南山九女峰之南砬子头,一拐又向西,城市就有了北与南之分,却完全不挨着。因而形成的城区,江西之南是江南,江东之北为江北,只有江西、江东是直接对应的。  这样的格局,也难怪小时候的我,无法分辨江边区域的方向,不能理解江的四个方向如何区分,倒也情有可原。  江水滔滔,奔腾而过。四周山峦,林木茂密。田野肥沃、稼穑丰足。城市人民,勤劳勇敢。这样的家乡,不能不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儿女们日夜思念。  自今向前推衍,通化的历史似乎不长。通化在历史上寂静了大约二百年,直至光绪三年即1877年始设县治,有了通化县。这是因为,满清入关后,将通化一带长白山区的满清发祥地设为禁地,禁止人员进入。在封禁之前,通化并非寂静之地。  据说,远古时代,通化地域已有人类生存,留有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有古人类生活遗迹,渔猎稼穑,繁衍生息。西周为肃慎之南界,东周为燕国辽东郡属地。秦属辽东郡,汉为玄菟郡。三国入魏之版图,晋仍为玄菟郡属地。唐初为河北道安东都护府哥勿州都督府管辖,元为辽阳行省辽阳路婆娑府治下。明代,通化为努尔干都司建州卫,清属奉天府,后被封禁,直至1877年解禁设县。  1913年,通化划归奉天东边道。1931年,伪满洲国划通化为安东省管辖;1937年,先设东边道复兴办事处,7月设通化省,增设通化市,与通化县并列,时有通化省、通化市和通化县。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伪满洲国机构人员逃至通化一带,因而通化曾为伪满洲国临时“首都”,至溥仪被苏联红军逮捕为止。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通化。随后,八路军入关,民主政府在通化建政,始为通化地委、后为通化分省委驻地,成为战略大后方。1946年,撤销通化分省委,成立通化省委,直属于中共中央东北局。是时,原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迁至通化,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林彪任校长,下设炮兵学校、工兵学校、航空学校、步兵学校。接着成立了独立的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对外称31部队,通化成为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诞生地。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法陌履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