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口腔正畸学(第3版)

封面

作者:施洁珺

页数:15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307376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和第一版正畸临床技术指南编写,是医药卫生高等院校创新教材之一,侧重于正畸临床基础知识和技能。本书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的特色,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全书,确保职业教材的优选性、科学性、可读性、适教性和创新性。全书分为11章,包括错最畸形的病因、分类、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矫治器的制作,常见错??畸形的矫治程序、口腔卫生保健等临床技能,采用文、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形象易懂、易学实用。同时本书通过理论讲授、图解、示教、实验,以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书特色

参考最新卫健委、中华口腔医学会指南,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编写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1

第2章错最畸形的病因与形成机制/7

第1节颅最面的生长发育/7

第2节错最畸形的病因/10

第3节错最畸形的形成机制/15

第3章错最畸形的分类/17

第1节Angle错最畸形分类法/17

第2节毛氏错最畸形分类法/19

第4章错最畸形的检查诊断/24

第1节采集病史/24

第2节口腔专科检查/25

第3节模型分析/27

第4节照相分析/29

第5节影像学检查/30

第6节X线头影测量分析/31

第7节诊断与治疗计划/37

第5章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38

第1节矫治力与牙齿的移动/38

第2节矫治过程中的组织改变/41

第3节影响牙齿移动的因素/43

第6章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45

第1节概述/45

第2节活动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47

第3节功能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55

第4节矫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61

第5节固定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64

第6节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78

第7章错最畸形的早期矫治/84

第1节概述/84

第2节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86

第3节早期阻断性矫治/88

第8章常见错最畸形的矫治/94

第1节牙列拥挤/94

第2节反最/100

第3节前牙深覆盖/106

第4节深覆最/109

第5节双最前突/111

第6节锁最/112

第7节开最/113

第9章成年人正畸治疗/116

第1节概述/116

第2节成年人正畸治疗的目标及步骤/117

第3节成年人错最的辅助性矫治/119

第4节成年人错最畸形的多学科联合矫治/121

第10章正畸治疗中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125

第11章保持/130

实训/136

实训1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检查及病历书写/136

实训2记存模型的制作及测量/137

实训3X线头影测量/139

实训4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一)/140

实训5活动矫治器的制作(二)/141

实训6固定矫治器的弓丝弯制/142

实训7直丝弓矫治器托槽的定位与粘接/143

主要参考文献/145

自测题参考答案/146

节选

第1章绪论 口腔正畸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错最畸形进行系统探查、研究,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科学、实用、简便的手段,使还没有发生的错最畸形得到预防或遏制,使已经发生的错最畸形经过矫治达到或接近正常,满足人们对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健康和美的需求。 一、口腔正畸学的基本概念 1. 口腔正畸学( orthodontics) 是研究错最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也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 错最畸形 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最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世界卫生组织把错最畸形定义为牙面异常。 3. 个别正常及理想正常最 有轻微的错最畸形,且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都可确定为正常最,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最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为个别正常最。理想正常最是由Angle提出来的概念,即上下颌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最关系非常理想。 链接 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奠基人——Angle 美国学者 Angle是公认的口腔正畸学奠基人。他对口腔正畸学的突出贡献是把口腔正畸学从口腔医学中分离出来,形成口腔医学新的分支学科;创立的简明易学的 Angle错最畸形分类法,被广泛应用;创立的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体系,沿用至今。 二、错最畸形的患病率 错最畸形是口腔科三大常见疾病(龋齿、牙周病和错最畸形)之一,而且伴随时间地推移,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有关错最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尚无统一标准,故错最畸形患病率的相关报道差异较大。 2000年,傅民魁教授等对全国 7个地区 25 392名青少年、儿童以个别正常最为标准进行错最畸形调查,调查结果按 Angle错最畸形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其结果乳牙期为 51.84%,替牙期为71.21%,恒牙初期为72.92%。患病率同比20世纪60年代呈上升趋势(表1-1)。 三、错最畸形的危害性 1. 局部性危害 (1)影响最、颌、面的生长发育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发生错最畸形将影响最、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如造成颜面中1/3的凹陷和下颌前突畸形、面部发育不对称等。 (2)影响口腔健康 牙齿因拥挤错位,不易清洁,容易引起龋病及牙周组织炎症,或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创伤等。 (3)影响口腔功能 严重的错最畸形可以影响口腔正常的功能。如前牙开最造成发音的异常;后牙锁最、开最可影响咀嚼功能;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则影响正常呼吸;错最畸形还可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造成器质性病变等。 2. 全身性危害 (1)错最 畸形不但对牙、颌、颅面的局部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全身。如由于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其他胃肠疾病等。 (2)影响容貌美观及心理健康 错最畸形直接影响容貌美观,如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长面或短面畸形等。这类患者常因面部畸形有碍美观而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或可能带来性格扭曲。 四、错最畸形的临床表现 错最畸形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个别牙错位 个别牙错位包括牙齿的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腭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图1-1)。 图1-1 个别牙错位 1. 低位;2. 高位;3. 颊向错位;4. 远中错位;5、7. 唇向错位;6、10. 舌向(腭向)错位;8. 转位;9. 近中错位 (二)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 常见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有:牙弓狭窄(图1-2),牙列拥挤(图1-3),牙列间隙(图1-4)。 (三)最、颌、颅面关系异常 常见最、颌、颅面关系异常有前牙反最(图1-5);前牙深覆盖,上颌前突(图 1-6);单侧反最(图1-7);前牙深覆最(图1-8);前牙开最(图1-9)。 图1-2 牙弓狭窄(上颌像) 图1-3 牙列拥挤(下颌像) 图1-4 牙列间隙(上颌像) 图1-5 前牙反(正面咬合像) 图1-6 前牙深覆盖最(侧面咬合像) 图1-7 单侧后牙反最(正面咬合像) 图1-8 前牙深覆最(正面咬合像) 图1-9 前牙开最(正面咬合像) 五、错最畸形的矫治方法和时机 (一)矫治方法 1. 预防矫治 错最畸形尚未发生,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针对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最畸形的各种先天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错最畸形的发生称为预防矫治。如在妊娠期需要注意营养不良、药物使用等对胚胎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儿童龋齿的早期治疗、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额外牙的及时拔除等措施,也可以预防错最畸形。 2. 阻断矫治 在错最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防止错最畸形向严重畸形的方向发展,将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为阻断矫治。如早期牙源性前牙反最,使用简单最垫舌簧矫正器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骨性畸形发展。 3. 一般矫治 是指临床上对大多数错最畸形采用的常规矫治方法。根据不同牙、颌、颅面畸形,选用不同类型的矫治器及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一般矫治是临床上口腔正畸的主流工作,技术难度较大,应由口腔正畸医师实施。 4.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是对生长发育已经完成的严重骨性错最畸形,采用正颌外科手术配合术前、术后正畸方法予以矫正,也称外科矫治或外科正畸。一般正畸 -正颌联合治疗由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科医师共同合作完成,以保证其咬合及颌骨的畸形矫治方法均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矫治时机 临床上经常见到延误治疗时机的病例。有些患者若在畸形早期得到及时治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畸形会更加严重,治疗更加困难。把握矫治时机不仅应考虑牙最的发育时期,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 1. 矫治时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年龄是把握矫治时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骨质生长活跃,矫治效果较好;同时应考虑到错最的类型,如影响颌骨生长发育的早期骨性畸形,矫治越早效果越好。成年后骨质为代偿性增生,颌骨生长发育停止,矫治效果不如儿童好,且时间也长。男女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快速期不同,女孩较男孩早,因此,女孩矫治的时间应比男孩稍早一些。 2. 矫治时机与健康状况 口腔局部和全身的健康状况对矫治时机、进程及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口腔局部和全身健康状况好,组织变化正常,可以较好地把握其治疗时机和效果。局部的炎症和全身慢性病等,对治疗时机、牙的移动、骨的改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应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后,再进行矫治。 六、错最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早期的错最畸形矫治标准是Angle于1897年提出的,要求矫正达到理想正常最标准。但是通过大量以此标准进行的临床矫治病例观察发现,由于扩大的牙弓不稳定,患者出现畸形不同程度地复发,使矫治失败。实际上,现代人类中只有极少数人的最发育接近理想正常最,绝大多数正常最个体以个别正常最的形式存在,这才符合生物变异的客观规律。因此,对于错最畸形的矫治标准应该是个别正常最,而不是理想正常最。 错最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错最畸形经过治疗后,牙、颌、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应为前牙覆最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尖窝关系正常,颌间关系及下颌对颅面关系位置正常。特别要注意的是,不仅是形态的畸形得到矫正,被错最影响的口颌系统的功能也应得以恢复,而且这种形态和功能的矫正结果必须是稳定和不易复发的。美观作为矫治目标之一是无可厚非的,随着牙最畸形的矫正,以及牙、颌、颅面的关系协调,颜面形态也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这也是许多患者寻求治疗的初衷。 链接 正常最六关键 ①磨牙关系;②牙齿近、远中倾斜(冠角、轴倾角);③牙齿唇(颊) -舌向倾斜(冠转矩);④旋转;⑤间隙;⑥曲线。 七、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史 公元前460—前377年,古希腊医师 Hippocrates对牙、颌、颅面畸形已有论述。 1世纪时,罗马医生Celsus教人用手指矫正错位牙,被公认是最早的矫治技术。 1728年,法国医师 Fauchard首先报道使用机械性矫正器。1771年,英国Lfunter出版了第一本包含口腔正畸内容的书籍。 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始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学者 Edward H. Angle不但创立了口腔正畸学,提出了 Angle错最畸形分类法( 1899年),而且先后于 1907、1912、1915年提出了 E型弓、钉管弓、带状弓矫治技术,并在 1928年发表了有关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理论,确立了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体系。这项技术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 Angle为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和矫治技术奠定了基础。此外, Angle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把他所创立的固定矫治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1940年,美国 Tweed医生提出了减数拔牙矫治理论。该理论不但改变了人们对面部审美的观念,也极大地降低了错最复发率; 1961年,澳大利亚 Begg医生以差动力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 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 1976年,美国 Andrews医生发表的预成序列弯曲方丝弓矫治技术,使固定矫治技术迈入了直丝弓矫治时代。 在口腔正畸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学者们以口周肌力为矫治力源,在功能性矫正器应用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1936年挪威的Andresen和Houpl首先提出的 Activator 功能矫正器,1950年Balters发明的生物调节器( bionator)及 1960年德国Frankel设计的功能矫正器,已成为现代错最畸形矫治的重要工具。 中国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因历史原因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燮均、陈华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创了中国的口腔正畸事业。他们为口腔正畸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正畸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毛燮均教授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口腔正畸专科诊室;他从演化、遗传等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错最畸形的发生、发展,为口腔正畸学注入了新的生物学内容;他还提出了以症状、机制、矫治三者结合为基础的毛氏错最畸形分类法。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 20世纪 70年代初,临床上矫治错最畸形主要以活动矫治技术为主。因此,在活动矫治器矫治各类错最畸形上,我国具有独最的经验。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成立独立的口腔正畸学教研室。 20世纪80年代初,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正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于口腔正畸,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目前,固定矫治技术已成为我国各级口腔正畸医师矫治错最畸形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自锁矫治技术、舌侧矫治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等在临床开始广泛使用。我国儿童的错最畸形患病率在70%左右,随着生活及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正畸治疗的儿童越来越多,因此,提升口腔正畸诊疗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八、口腔正畸学的相关学科 1. 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口腔专业学科 口腔正畸学属于口腔科学的分支学科,与其他口腔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口腔正畸治疗中常出现最创伤、口腔卫生不良或某些错最畸形造成的牙周疾病,都要由牙周病科进行治疗;而严重的骨性错最畸形,则必须与口腔颌面外科共同完成外科正畸。 2. 口腔正畸学与遗传学 错最畸形的形成有明显的演化、遗传因素,故遗传学及牙科人类学与口腔正畸亦密切相关。 3. 口腔正畸学与力学 口腔正畸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口腔正畸学(第3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5394.html